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旅游接待人數與收入較快增長。一是游客人數從2011年的128.39萬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263.3萬人次,年均增長26.2%。二是旅游綜合收入從2011年的7.33億元,增長到2015年16.7 億元,年均增長 31.96%。三是肇興景區自2014年1月正式經營以來,全年景區門票收入從2014年的449.177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781.649萬元,同比增長74.4%。四是旅游村寨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人均3940元,增長到2015年的人均6587元,旅游帶動增收24%以上。“十二五”期間全縣的旅游接待,在五年的時間里累計實現了翻一番。
旅游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一是陸續開通黎平到貴陽、上海、杭州、長沙、重慶等航線,廈蓉、黎洛、三黎高速相繼通車,開通了貴廣高鐵,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提供了強大“引擎”。二是完成縣城市政管網、綠化亮化、污水處理等一批重點工程,旅游信息服務中心投入運營,完成薩瑪園(西門河公園)、南泉山公園、南泉山文化廣場等景觀設施建設,城區面積拓展加快,建成區面積達10.2平方公里,縣城的旅游服務集聚功能進一步提升。三是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完善旅游村寨“水、電、路、汛”和消防、排污、廁所、停車場等設施與旅游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蒲洞、八舟等一批美麗鄉村示范點打造成型。四是完成肇興景區核心區建設,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旅游業態進一步豐富,綜合住宿、餐飲接待能力達到4000人以上規模。
景區和旅游線路打造取得實效。一是旅游景區建設方面。肇興景區創建成為了4A級旅游景區,翹街景區創建成為了3A級旅游景區,八舟河景區完成西園山莊建設,并對外開放接待游客。二是旅游線路打造方面。初步完成以堂安—天香谷—黃崗—四寨—三龍—竹坪—銅關—述洞—地捫—高近—青寨—黎平縣城為主軸的“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線路打造,黃崗、四寨、銅關、地捫等4個示范點實現對外開放。
旅游接待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一是接待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外引進、內培育方式,著力發展旅行社、賓館酒店等一批旅游行業企業、單位。目前,全縣有國內旅行社4家、準四星級賓館1家、三星級賓館3家、高檔商務賓館45家,接待床位數達8212個。二是實現游客運輸零突破。引進黎平縣乃至黔東南州的第一家旅游車隊,擁有旅游車21輛,能同時承載600多名游客。三是旅游商品不斷豐富。培育發展旅游商品生產企業94家,研發推出銀飾、侗布、雕刻、茶葉、大米等30余種旅游商品。
旅游品牌的宣傳營銷初具影響。一是多渠道宣傳,塑造旅游品牌。通過邀請國內外旅游企業、媒體、攝影愛好者等到我縣考察采風,舉辦侗文化旅游節、徒步旅游、侗年節、鄉村旅游節等節慶活動,以及利用黎平民族民間“谷雨節”、“摔跤節”、“喊天節”等民俗節日,加大宣傳造勢,全力塑造“侗都黎平·頤養勝地”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二是多手段營銷,做大旅游品牌。我們不斷加強與國內旅行社的合作,組織旅游營銷人員分赴廣州、深圳、佛山、桂林、上海、杭州等旅游客源市場,開展旅游宣傳營銷,與137家旅行社簽訂達成旅游合作協議,有效提高了我縣在游客市場的占有率。(楊秀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