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16年上半年,黎平縣生產總值完成26.7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一產完成6億元,增長5.8%;二產完成6.7億元,增長14.2%;三產完成14億元,增長19.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2億元,同比增長13%。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億元,同比增長23.3%。財政總收入完成3.24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07億元,同比增長2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9億元,同比增長12.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90.7億元,同比增長21%,存款余額較去年同期增加15.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4.8億元,同比增長22%,貸款余額較去年同期增加 11.7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965元,同比增長11.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3752元,同比增長11.4%。
堅持投資與融資并舉,成效明顯。一是投資穩定增長。以“七個十億”工程為抓手,把握導向,超前謀劃,積極爭取,成效明顯。2016年我縣實施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共161個,總投資288.84億元,上半年開工項目85個,完成投資21.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1%。其中,續建項目49個,完成投資9.72億元;新建項目92個,完成投資8.04億元;收尾項目6個,完成投資4.09億元;預備項目14個,總投資19.94億元。二是融資渠道拓寬。加強政銀、政企合作,拓寬融資渠道,強化資金保障。完成通村公路、世紀大道、“平發基金”等3個項目融資,融入資金3.6億元。積極對接縣城西門河道治理、黎陽北路水泥廠路口至羅團段道路工程建設融資項目,力爭完成融資7億元。
堅持扶貧與小康同步,強力推進。成立了脫貧攻堅指揮部和七個戰區、九個作戰室,制定了脫貧攻堅1+15配套方案。成立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完成資本注冊3億元。注入風險補償資金500萬元,全面啟動“特惠貸”工作。大力推進“扶貧云”建設,完成全縣9.12萬貧困人口核實錄入工作。投入專項扶貧資金5856.5萬元,重點支持今年“摘帽”鄉鎮、“出列”村產業發展。為3.49萬農村家庭貧困中小學生、大學生發放資助5312萬元,為8.02萬農村貧困人口發放低保金7536.5萬元,為1945名貧困群眾發放醫療救助資金543.8萬元,完成791名貧困人口轉為生態護林員申報工作。投入資金9800萬元,完成千秋塝、六塘沖安置點房屋主體工程,實施縣城區、雷洞牙雙、永從頓洞3個安置點建設,啟動縣城南千秋塝干涼亭、縣城北何家莊龍形、縣城南六塘沖3個安置點建設。
堅持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并進,協調推進。一是農業生產穩步推進。大力實施糧油綠色增產增效推廣、優質特色糧食產業發展、油菜高產創建整鄉推進等農技項目,稻田養魚、稻(荷)魚生態種養面積達28萬畝,初步形成以黎平黃牛、黔東南花豬、黔東南小香雞、黔東南小香羊等為主的特色養殖產業,新建茶園1.5萬畝、油茶基地1萬畝、中藥材基地2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養殖戶分別新增36個、8個、9戶。二是工業發展蹄疾步穩。抓好企業培育,新增黎平縣時代節能磚廠、貴州天賜竹根水有限公司 2家入庫企業。投入技改資金1400萬元,幫助利南硅冶2臺冶煉爐實現點火試產。大稼、順化風電項目有序推進,引進恒盛紙塑、香蓮加工2個項目落地開工,培育一批以侗品源、定八服飾、民族刺繡廠等生產旅游商品的加工企業,新增2戶工業企業市場主體。三是旅游及三產蓬勃發展。肇興、翹街、八舟河、“百里侗寨”等景區吸引力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第六屆黎平·中國侗文化節、黔東南州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全縣旅游接待人數完成143.1萬人,增長40%,其中境外游客1848人次,與上年同期持平;旅游綜合收入完成10.02億元,增長41.3%。消費市場需求旺盛,批發業和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完成19.7億元、16.9億元,分別增長16.7%、18.5%;住宿業和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完成0.3億元、2.1億元,分別增長16.5%、24.9%。
堅持新型產業引進與培育,助推發展。一是大數據業態初步顯現。依托省級大數據平臺,完成全縣9.12萬貧困人口數據錄入,初步實現扶貧數據共享。啟動“政務云”建設,完成518項辦理事項網上錄入工作,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并入圍省級推薦名單。推動了侗鄉福茶業、“供銷e家”、貴州佳人等一批電商企業發展,新增電商企業8家,增長17.8%,電商從業人員達738人,實現銷售額3855萬元。二是大健康項目穩步推進。加快“百里侗寨”傳統村落健康養生基地、百壽山泉、茯苓種植加工、高屯高效農業示范園等34個大健康產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1億元。引進華齡養老基地、茶旅一體化茶博園、侗族博物館等3個項目落地建設,總投資38.1億元。
堅持社會事業與民生改善并行,持續推進。實施幼兒園建設25所、義務教育階段項目71個、高中項目7個,完成投資4020萬元。2016年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線人數1889人,增長22.7%,上線絕對數、上線率均居全州第二位。有序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實施1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啟動村級衛生計生室新建、改建29個。圓滿完成黎平·百里侗寨國際劃騎跑三項挑戰賽、貴州省青少年國際自由式摔跤錦標賽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開工建設農村危房改造1643戶、小康房150戶,涉及貧困戶1224戶,完成資金投入1100萬元(農戶自籌)。完成就業創業培訓984人,新增就業4125人,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貼息資金357萬元。農低保、城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3060元、每月484元,救災救濟、雙擁優撫、殯葬改革、地名普查等工作有序開展。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完成6840人、24.9萬人,分別增長54.5%、4%。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5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65萬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戰勝了百年難遇的九潮“6·10”特大洪澇災害,災后重建工作穩步推進。(楊秀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