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從江縣小黃侗寨自古就有“鼓樓對歌”慶新春的習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家人平安,人壽年豐人。
春節期間,小黃侗寨一系列侗族大歌慶新春活動從2月11日,正月初四開始,侗寨的民族風情、自然風光、“清泉閃光之音樂”侗族大歌的天籟之音吸引中外游客絡繹不絕地前來旅游。


2月12日,小黃侗寨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各地游客,侗寨依山傍水吊腳木樓、風雨橋、鼓樓、吹蘆笙、特別是侗族大歌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游客。
當天,小黃侗寨男女老少都穿著民族盛裝,羅漢們敲鑼打鼓,吹著蘆笙,邀請姑娘鼓樓唱歌拉開了當天鼓樓大歌慶新春的序幕,眾多中外游客爭相拍照 ,并尾隨小姑娘們一起步入鼓樓中,小姑娘們在火堆周圍坐成一圈,三聲鐵炮巨響,小姑娘們齊唱侗族大歌,格調柔和委婉,旋律典雅優美的天籟之聲環繞在小黃侗寨上空,聲音時而高亢寬廣,時而低沉悠揚,把聽眾帶到如詩如畫、美妙和諧的大自然之中,小黃侗寨變成了歌的海洋。游客們在聆聽天籟之音的同時,舉起相機不停地拍照,場面極為壯觀。


小黃村是極富盛名的“侗歌窩”,素有“歌的故鄉、歌的海洋”之稱。被譽為“侗歌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侗族大歌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鼓樓對歌是侗族最主要的對歌形式。鼓樓大歌慶新春活動,姑娘隊--羅漢隊以鼓樓對歌形式進行,而娃娃隊和老年隊則以鼓樓大歌形式進行。鼓樓大歌慶新春活動,分為姑娘隊、羅漢隊、娃娃隊和老年隊,當天最少的隊員是吳含書只有2歲,最大的60多歲。在小黃村幾乎人人都會唱侗歌,全村共有傳承侗族大歌的歌堂100余個,不同年齡的歌隊56個。侗歌隊里最小的孩子僅有2歲,小孩從呀呀學語起父母就開始學唱歌,從小孩會說話起,村里經驗豐富的歌師就是這些孩子的老師,歌師們會先從簡單的句、字教起,因此盡管孩子還不會認字但都能和大人們一起合唱侗歌。”在這里讓游客們真正體念到了小黃村民“飯養身、歌養心”的緣由了,同時也體念到了小黃歌聲世代傳唱的不竭動力。


近年來,從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努力將傳統古村落打造成村民生存發展的美好家園,心靈寧靜的生態樂土,人類心靈疲憊的最后家園,用文化遺產帶動鄉村旅游開發,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經濟社會發展。小黃侗歌一路走來一路輝煌,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使侗族大歌得到了傳承、保護和發展。
據了解,小黃侗寨每逢節日人們都要唱侗族大歌,自古就形成了新春佳節“鼓樓對歌”慶新春的風俗。春節期間的小黃侗寨,優美動聽的天籟之音時時環繞在侗寨上空,每天鼓樓里姑娘--羅漢都會“鼓樓對歌”直至深夜,小黃侗寨“鼓樓對歌”慶新春活動給中外游客呈現了一場場原生態的民族民俗文化盛宴,讓游客們領略了一場原生態之旅。(鐘南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