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林業廳、貴州省工商聯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生態科考” 系列公益活動即將拉開帷幕,首站探秘貴州省石阡縣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界概念第一次被引入科考這個嚴肅的領域,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林業大學MBA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11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美麗中國生態科考”計劃用5年的時間,首先對長江、珠江中上游省區貴州省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第一站選擇了位于黔東北的石阡縣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為什么選擇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第一站?
記者了解到: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只有15200公頃,由于躲過了第四紀冰川的襲擊,佛頂山成為許多與恐龍同時期的孓遺植物的避難所,加上石阡縣委縣政府近年來一直將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放在首位,到目前為止,全縣沒有引入任何一家污染企業,同時,保護區周邊聚居的少數民族深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法則,自覺愛護山中的一草一木,因此,佛頂山保持了完整的生物多樣性。目前,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探明的各類生物近三千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豹、林麝、斑羚、穿山甲、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等32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如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等珍稀植物達 16種。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連接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廊道”,對于保護現有瀕危生物種群,恢復大型貓科動物群落,促進大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
為什么此次科考是跨界的?
記者了解到:這次探秘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考活動設計了三條路線,除專業科考線外,還有生態民族文化線,探秘尋寶線兩條路線。主辦方不僅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動植物研究專家、地質、水文專家進行專業科考,同時還將邀約媒體記者、攝影家、美食家、旅行達人、社會公眾人物參與其中,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三十多家媒體記者將全程參與此次探秘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考活動。科考活動結束后,主辦方還將在石阡舉辦題為《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商界代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模式帶入當地。
為什么要發起跨界的科考?
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工程師宋慧剛指出:自然保護區是地球生物的最后天堂,是人類守護地球家園的最后屏障,近年來,我國加大了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力度,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保護區不是孤立存在的,保護區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保護區所在地的經濟發展,以及當地百姓的保護意識,近幾年全世界范圍內頻繁見諸媒體的偷獵保護動物以及盜伐保護林木事件,大多跟當地經濟發展落后、百姓收入過低有關。因此,要解決這一矛盾,除了從法律層面加大打擊力度以外,我們還應該想方設法促進自然保護地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百姓收入。發起“美麗中國生態科考”活動的主要目的,一是通過科考完善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源數據,促進保護區建設;二是希望通過跨界合作,通過媒體宣傳,將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生態產品、旅游資源推介給外界,促進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百姓收入,讓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到生態和環境保護中來。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工程師宋慧剛出席發布會并發言
新聞發布會上,“美麗中國生態科考”探秘佛頂山科考活動專家代表冉景丞介紹了探秘佛頂山科考的線路規劃,為期7天的考察行程,可謂是亮點紛呈。專業科考線上,天坑探險、尋找搖錢樹、尋找國寶紅豆杉、尋找香果樹之王、蹲守豹貓、戶外科普,留鳥之謎,無不讓人期待;生態民族文化線上,探尋中國最古老的愛鳥周、尋找天下第一大“壽”、尋訪真正的“世外桃源”、品味仡佬“六和三角宴”,同樣讓人期待;而探秘尋寶線將造訪可以直接飲用的石阡溫泉、品味最原生態的石阡中國苔茶,尋味石阡的口頭饞,探尋石阡的長壽密碼,每一個都令人神往。

“美麗中國 生態科考”探秘佛頂山科考活動專家代表冉景丞介紹此次科考路線

石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再高發言
石阡的精彩之處不止這些,新聞發布會上,石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再高介紹了石阡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在依靠水路交通的年代,石阡曾經是貴州境內長江水路轉運烏江水路的交通樞紐,商賈云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石阡和諧包容的文化特色,同時也遺留下很多有價值的文化遺跡,流傳著百轉千回動人的故事,等待人們去探索。

貴州省林業廳副廳長黎平出席發布會并發言
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林業廳副廳長黎平介紹了貴州省自然保護區建設情況。她指出:貴州省作為中國的后花園,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保護與建設力度,2014年,全省劃定了九條生態紅線,其中包括到2020年,森林面積保有量不少于1.32億畝、濕地面積保有量不少于315萬畝、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不低于5.2%等,貴州省生態紅線的劃定,對守住生態底線,建設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屏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黎平說:“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盛贊貴州的空氣質量,稱貴州的空氣可以做成罐頭,而這次科考隊即將進入的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更是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每立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達到10萬以上,歡迎媒體朋友加入到跨界科考隊伍中來,通過自身體驗,大力宣傳石阡,宣傳生態文明理念。
著名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曾經說過,”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我們的未來才更加美好!“愿“美麗中國生態科考”探秘佛頂山跨界科考活動走出的這一小步,成為人們更加關注生態、自覺保護生態的一大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