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不到“兩歲”的凱里民族醫藥科技產業園坐落在凱里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按“四區一中心”進行建設。目前,園區已入駐苗之靈藥業、銀菲生物科技、蒙正銀黃藥業等13家醫藥企業。
正值春節期間,凱里經濟開發區比往常沉寂了許多,從事現代醫藥物流配送的貴州東南藥業總經理龍勇岡在所有員工都放假過年后還在公司進行最后巡視,“在產業園里正式運營了兩個多月,每天的出貨量都在4000件左右,發展的信心與底氣更足了。”龍勇岡說,東南藥業成立于1996年,原來在凱里市區規模很小,2014年公司搬遷到醫藥產業園,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時刻,2014年年銷售額達到2.5億元,二期醫藥展銷中心也進入了籌備階段。
在龍勇岡看來,在醫藥產業園里有了“兄弟伙伴們”的陪伴,每一個成員都不“寂寞”,發展氛圍濃厚,發展干勁十足。
伴隨著一座座醫藥產業園區從“蹣跚起步”到“茁壯成長”,園內“兄弟”越聚越多,眾多已打拼多年的醫藥企業家深感新平臺孕育新希望。
在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的遵義市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園里,朝氣蓬勃的建設景象讓人為之驚嘆。
擁有43個國藥準字號批文、14條生產線的百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大樓在這里拔地而起。不僅如此,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廖元和堂等藥企也將緊隨百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設步伐,在這里“安家落戶”。
“百花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銷量不錯,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59900萬元,納稅5340萬元。目前,公司也被遵義市政府認定為‘上市特別培育類企業’。預計兩年后,百花醫藥的年產值將達30億元,成為西南最大的現代化生產基地。”該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產業園區的蓬勃發展態勢,在吸引優秀龍頭企業爭相進駐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中藥材產業在中藥科研及加工領域的巨大前景。
為了加快發展涵蓋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提取、中藥保健品、中藥日化等一系列衍生產品的“大中藥”融合,努力打造現代中藥產業集群,安順市西秀區政府相繼邀請貴陽中醫學院、貴州大學有關中藥材專家、教授,舉辦了多場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會,以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的新醫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位于西秀區的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開展“科技苗藥”研發和“生態苗藥”開發,并致力于對苗藥材的保護和人工馴化種植。公司已在紫云、鎮寧、普定等縣區建設了2.5萬畝的藥材種植區,共帶動種植農戶1.2萬人,戶均獲利達8500元左右。
目前,西秀區境內百靈、順健、壽仙等制藥、加工企業日趨引領市場,種植企業、合作社逐步發展壯大,農戶種植意識明顯增強,中藥材種植面積大幅擴展,相關研發、種植、加工、流通等配套產業不斷興起,產業集群的雛形日漸顯現。
大健康醫藥產業時代來臨,圍繞其展開的各種招商引資活動成為各地招商引資“重頭戲”。
凱里市采取主動“走出去”和“請進來”等方式,多次派出招商小分隊,分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醫藥產業發達地區招商,大力引進貴州苗侗百草醫藥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醫藥龍頭企業。截至日前,凱里市簽約大醫藥大健康產業項目6個,簽約金額為31.05億元;凱里經濟開發區達成合作意向項目6個,投資總額64.83億元。凱里民族醫藥科技產業園和萬潮苗侗百草醫藥產業園活力迸發。
自2014年以來,遵義市相關負責同志數次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區域參加醫藥產業招商項目對接會、環渤海區域科技與醫藥合作對接會、北京英國國王大學醫藥衛生項目推介會,在對接會或推介會上與外地藥企達成共識。同時,遵義市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園還與天津天士力、上海醫藥集團、上海復星醫藥有限公司、上海景峰藥業等多家上市醫藥集團對接,洽談合作事宜。如今,遵義市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園已有12家企業入駐,共有國藥準字72個,12個自主知識產權,保健品13個,國家基本醫保藥品16個,新園區建成后集醫藥產品研發和醫藥產品生產、展示、交易為一體。(陳丹 黃霞 楊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