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接近此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第一批試點6省市的司法體制改革已經全面進入執(zhí)行階段;第二批試點省市將于今年上半年開始陸續(xù)進入司法體制改革時間。云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12個省市自治區(qū)有望進入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名單。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根據中央關于重大改革事項先行試點的要求,2014年,上海等6省市在司法人員員額制、審判責任制、法檢人財物省以下統(tǒng)管等方面開始改革“破冰”。
去年12月18日,云南對外宣布作為全國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將在2015年積極穩(wěn)妥開展試點工作推進司法改革。
【試點選擇】
中東西試點省份均擴容
華東除江西外全部入選試點名單,重慶成為第二個試點直轄市。
與第一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的“低調”不同,去年12月18日,云南省政府新聞辦在“推進依法治省守護七彩云南”系列新聞發(fā)布會上“高調”對外宣布,云南作為全國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將在今年積極穩(wěn)妥開展試點工作推進司法改革。
云南省高院有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作為全國第二批試點省份,根據云南省委政法委的部署,云南省高院已確定昆明、普洱兩個中院及其轄區(qū)西山、尋甸、思茅、景谷四個基層法院為司法改革試點法院。同時,云南省三級法院均成立“一把手”為組長的司法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接近此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權威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和云南省同批進入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的省份共有12個省市。除云南外,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都分別入圍第二批試點省份的大名單。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安徽、山東、江蘇三省已經分別召開相關會議,研究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wèi)東參與了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市的征求意見工作。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實際上,雖然中央確定的第一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市只有6個,但是貴州省的起步也比較早,它的司法體制改革進程已經逐步趕上了第一批試點省市,第一批試點也被媒體稱為“6+1”。
對比兩輪司法改革試點的選擇,陳衛(wèi)東分析,第一批6個省市的選擇更注重地域性,比如,第一批入圍的上海市是作為直轄市的代表,廣東和海南代表華南地區(qū),青海代表西部地區(qū),吉林代表東北地區(qū),湖北代表中部地區(qū)。而第二批試點省市則是在第一批的基礎上進行完善。黑龍江入圍后,東北地區(qū)有兩省進入到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中。華東地區(qū)新增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和福建,這意味華東地區(qū)除江西外所有省市都入選司法改革試點。同時,西部地區(qū)新增寧夏、云南、貴州,兩批共有四個省份入圍。重慶則是繼上海后第二個進行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直轄市。
陳衛(wèi)東認為,從第二批試點省市的選擇看,基本上是在第一批試點省份的地域基礎上擴充,讓每一個區(qū)域的試點省份擴充到兩到三個,這對于未來區(qū)域內其他省份的司法改革更具有借鑒意義。
【改革方向】
云南下月啟動試點確定4大任務
部分省市改革試點方案已獲批,還有部分省市的方案在報批過程中。
目前,第一批6個試點省市的改革仍在進行中,本輪改革主要包括司法責任制改革、司法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改革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改革四個方面。
與第一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市相比,第二批司法改革試點省市的改革內容是否會有所變化?
上述接近此輪改革的權威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從目前來看,第二批12個省市的司法體制改革仍然在第一輪試點的改革框架下進行,至于是否會有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還需要在改革過程中逐步發(fā)掘,并報中央批準。
去年12月份,云南省高院方面稱,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云南省高院出臺了《云南法院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相應的20余項配套制度。
云南省高院副院長田成有表示,云南省將按照現在法官39%的比例選出最優(yōu)秀的法官承擔繁重的審判任務,把最優(yōu)秀的人才挑選到最重要的法官崗位上。同時,實行“誰審判誰負責”的法官獨立辦案制,讓法官能自主、獨立地承擔案件責任。至于人財物如何統(tǒng)管,下一步將會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
按照云南省檢察院對外公布的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時間表,云南省檢察院將于今年2月啟動試點改革,內容包括4個方面:一是將檢察人員的分類管理,根據檢察機關不同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要求,對檢察人員進行分類,明確工作職責,確定新的管理辦法。
二是完善檢察官的辦案責任制。科學劃分內部辦案權限,突出檢察官在辦案中的主體地位,強化檢察官的辦案責任,把案件的決定權交給承辦人和資深檢察官,對案子質量負終身的責任。
三是健全檢察人員的職業(yè)保障,建立有別于公務員的檢察人員職業(yè)保障體系,為檢察人員依法公正履職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是建立省級以下檢察院人、財、物管理體制。
據悉,目前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名單中,部分省市的方案已獲中央批準,還有部分省市的方案在報批過程中,按照計劃將在今年上半年陸續(xù)啟動。
【未來展望】
二批試點有望出臺創(chuàng)新性舉措
除第一批試點的4大改革任務外,第二批試點還需“回答”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要求。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一直關注著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最新進展。在他看來,由于司法體制改革本身涉及司法人員的利益重組等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試點省份并不希望在推進階段有過多媒體介入,所以公眾對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相關進程并不是很了解。但這并不意味著第一批的試點沒有實質進展。
據他了解,目前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第一批試點省市都已經在積極的落實中,尤其是上海,為其他省市未來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經驗。正是在此基礎上,中央開始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第二批試點省市工作。
他同時分析,“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第一批試點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試點方案的主要內容也都圍繞三中全會來進行,而四中全會對司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需要在第二批試點中予以完善和補充。”馬懷德舉例說,三中全會后的第一批試點主要包括司法責任制改革、司法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改革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改革四個方面,而四中全會還提出了干預司法的責任追究問題,跨行政區(qū)劃法院檢察院設立問題,這些都需要逐步在第二批試點中完善。
陳衛(wèi)東也同意馬懷德的說法。他認為,第一批試點的四項改革主要針對的是司法的地方化問題,力求在改革中讓法官檢察官獨立行使檢察權,在第二批試點中,還應涉及從法院檢察院設置中擺脫司法地方化的困擾,比如設立跨行政區(qū)劃法院檢察院,就是避免地方干預司法很好的做法。
陳衛(wèi)東表示,和第一批試點省市相比,第二批試點很可能會有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舉措陸續(xù)出臺。他希望第二批試點省市在第一批的基礎上步子能邁得更大一些。另外,第一批和第二批試點省市總共達到了18個,占全國省級行政區(qū)劃的一半還多,預計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試點完成后,全國其他省份也將借鑒試點省市的做法陸續(xù)展開司法體制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司改之路
2013年11月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司法改革要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
2014年2月28日
中央深改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貫徹實施分工方案》,明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制定了各項改革任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2014年6月6日
中央深改組召開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三個關于司法改革的方案。一周后,中央決定在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先行試點司法體制改革,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2014年7月12日
上海市召開全市司法改革先行試點部署會,成為首家啟動司法改革試點的省份。改革重點任務包括:實行法官“員額制”,落實“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省以下法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
2014年10月
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014年11月28日
經中央政法委批準,廣東正式啟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內容包括改革審判權、檢察權運行機制,完善法官、檢察官職業(yè)保障制度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