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臺江縣臺拱鎮南省村農民邰彥武養了一群訓練有素的鵝,只要他一聲令下,300多只鵝就像士兵,集合、排隊,絲毫不亂,這在當地被傳為奇聞。
1月22日,記者去南省村采訪邰彥武。
他的養殖場在一個山谷中,一條小溪穿流而過,清澈見底,山谷里的幾畝良田,常年不旱,這樣的自然環境和條件,很適合養鵝。
記者趕到時,邰彥武正在趕鵝。嚴格來說,不是趕,而是帶,因為他走在鵝群的最前面。
讓人驚奇的是,這支鵝隊伍有二、三十米長,整整齊齊的,鵝與鵝之間步伐的快慢,高度統一,顯然,之前進行過訓練。“這些鵝不用趕,只要我發出嘎嘎的叫聲,他們就會來到我身邊,我走動,它們也就很有秩序地跟在后面。”邰彥武說。

邰彥武說,他養了300多只鵝,平日里,他很注意訓練這些小家伙,讓它們學會了緊急集合、排隊和“行軍”,就像一支經過訓練的“隊伍”。
“不過,在吃飽之后,這些小家伙有些不聽話。”邰彥武說。
邰彥武是凱里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多年來一直在深圳打工,從事市場營銷工作,并有自己的加工廠。

2014年,他返回老家創業,在縣農業局的幫助下,獲得了1000只鵝苗,但在后期的養殖中,部分夭折,部分出售,到目前就只剩下300余多只。
邰彥武走的是原生態養殖之路,盡量少喂或者不喂飼料,還經常帶他們外出散步,加強體育鍛煉。這樣一來,鵝的肉質很好,每斤賣20多元,比一般的鵝肉要貴。(楊通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