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老吳,明年記得還要回來喔,我和鄉親們可要等著你啊!”腳堯村主任吳先銳說。
吳興華,男,中共黨員,縣茶葉局科技生產股工作人員,2014年3月開始駐村,在近一年多駐村工作中,積極為農村建設出點子、想辦法,為群眾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深受老百姓一致好評。
訪民情心惦群眾苦
“貧困、產業單一,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多,生產能力低下,這是腳堯給我的第一印象。”3月6日吳興華民情日記如實寫到。
剛到西江鎮腳堯村,老吳就立刻走訪群眾,融入群眾生活,通過一線基層來了解村情,獲得村情第一手資料,全面掌握腳堯村產業單一傳統,群眾生活較為貧苦,村里基礎設施薄弱。
深夜,吳興華在村活動室里無法入睡,冥思苦想著腳堯村該如何發展?怎么在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找出個突破點?目前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燃眉困難如何處理?在民情日記里,他都詳細地記錄腳堯村的實際情況,分析制約生產因素,理清發展思路,有針對性地制定駐村工作的初步方案,為推動腳堯村的發展及改善群眾民生奠定良好基礎。
駐村一年來,他走訪困難群眾2000多人次,幫扶解決解決群眾困難100多次,他的每一次走訪和幫扶都留下了他關于腳堯村過去、現狀和發展思考的痕跡。
狠抓基礎夯實發展
狠抓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平臺,要進一步認清形勢,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快發展,基礎設施是關鍵。
近年來,我縣駐村干部堅持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始終強力推進,強勢突破,并取得了喜人的業績。并且充分把握“保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機遇,進而統一思想認識,繼續加大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因此,老吳積極會同縣交通局反映、申請,協調了黃里至腳堯公路安裝外坎護欄3公里項目和路面拓寬工程,目前已經完工使用。
與縣新農村辦和縣財政局聯系協調給大龍村安裝太陽能路燈30盞(3800.00元),共計11.4萬元。
與娘家人----茶葉局聯系,協調幫扶太陽能殺蟲燈3臺(每臺6500.00元)共計:1.95萬元和誘殺蟲黃板21600張(每張1.30元)共計:2.808萬元。
強化宣傳營造氣氛
為了提高腳堯村民的知曉率和支持率,在緊鑼密鼓抓信息采集、摸底調查的同時,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立足基層、面向社會,多舉措抓宣傳工作,著力營造良好氛圍。
利用與縣茶葉局聯系得700元,給腳堯村制作宣傳標語(比如,“村民交通安全須知”、“腳堯村基本情況”、“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等等廣告布展、宣傳專欄、橫幅和碑牌。
聯系縣交警大隊到腳堯村來為廣大腳堯村民交通安全宣傳講座并且開展交通肇事圖片展覽為作宣傳告誡廣大村民和學生特別注意交通行車安全。
與娘家人----茶葉局聯系一起為腳堯村開展召開黨的93周年慶和群眾大會為廣大黨員和村民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群眾路線和縣委、縣政府的相關惠民政策以及宣傳茶葉生產、防火安全、安全生產、安全用電、安全使用農藥、注意食品衛生安全、村民積極投入抗旱保苗等。
入村居進樓道進行宣傳。針對惠農、茶葉種植、茶葉生產等宣傳資料要求在每個小組必須張貼一套,進行重點宣傳,在村委宣傳櫥窗和各村路口等處張貼,提高村民的知曉率。
目標引領力挺致富
老吳積極深入村民中、融入群眾,要善于和群眾交朋友、拉家常,平等交流、真誠溝通,全面了解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了解農民群眾的所思所盼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掌握群眾的意愿和呼聲。
老吳傾聽群眾的意見后,尤其是對新農村建設、民生工程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和諧平安建設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問題的梳理、總結,并歸類和處置,建立工作臺賬,理清腳堯村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創新致富渠道。
多渠道聯系有關部門,力爭發展生產項目支撐力,引領村民小康路,一方面協調上級部門為腳堯村茶葉生產項目可持續運營;一方面讓腳堯村的老百姓為茶葉種植培優無憂。特別是加強茶園基地培育,努力爭創大龍村民同步富裕、安康、和諧。
目前,發動大龍260戶村民新建茶園582畝,帶領種茶能手20人外出參觀學習茶產業,關幫助新茶民15家茶葉加工廠無息貸款20萬元;幫助3家茶葉加工企業無息貸款30萬元;協調8.9萬元98.9萬株茶葉苗;發動3家農戶辦養豬場、2家養竹鼠、2家建養魚塘、4家養腳堯犬、1家養紅錦雞;發動腳堯17戶農戶新建茶園323畝。
西江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建明說:“以前腳堯很窮,由于該村地處雷公山半山凹腹地,沒有公路,加上離雷西公路又遠。”
中共雷山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楊艷說: “腳堯村過去是雷山名副其實的貧困村,現在可是我們雷山黨建示范基地、小康示范村啊”。
“現在,可不一樣了,大部分村民都建起了新樓房,家家戶戶買了新電器,有的還安裝了寬帶,用上了電腦,小較車也開進了家里……”駐村干部吳興華幸福地說。(潘明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