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5年凱里市農村公路建設綜述
路,在腳下;路,是希望;路,是未來……

本網訊 在推進貴州省 “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中,路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交通成為貴州山區老百姓最為迫切的需求。農村公路-----美麗鄉村小康路,仿佛路網肌體的毛細血管,密布在山野、村落之間,密切關乎著群眾的“幸福指數”,承載了凱里人民踏上幸福之路和康莊大道的新希望。
近年來,凱里市交通運輸局始終堅持以農村公路為重點,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全面構建農村公路路網,加快推進“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努力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助推農村早日實現“小康夢”。
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
在貴州省農村公路三年會戰號角的引領下,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15年凱里市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全市農村公路1218.1公里,其中縣道150.9公里,鄉道69.7公里,村道997.5公里。農村公路蔓延到了凱里市的每一個村鎮,延伸致寨子和村組。2015年凱里市建制村通暢率為98.5%,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瀝青)路,建制村通客運率達89.93%。
今年計劃修建的8條農村公路(共計39.5公里),目前已建成的有:狗場岔口至狗場0.5公里,S308至尖坡13.3公里。在建的農村公路有:棉席至別牙(4.6公里) ,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 80 %,預計年底完工。
根據《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和與黔東南州交通運輸局簽訂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目標責任書》,凱里市交通運輸局認真貫徹落實州、市人民政府及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有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指示精神,切實抓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目標,采取有效措施較好地完成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任務。 凱里市農村公路列養里程1193.5公里(其中:縣道126.3公里,鄉道及重要經濟路 69.7公里,村道 997.5公里),按照“加強養護,積極改善,提高質量,保障暢通”的總要求,遵循“縣道縣管,鄉道鄉管”的原則,重點對列入省市補助的 161.5公里縣鄉道加強養護。落實了承包責任制度,著力搶抓雨季養護,致力進行汛期水毀公路的預防和維修。今年汛期,全市公路受暴雨水毀非常嚴重,尤其是朗利至西江公路,連城至排樂公路、石板橋至腳高坡公路、原經過旁海的凱里至施秉等公路及其嚴重。共投入養護資金 260.7萬元,共組織清理水毀 98312 立方米,恢復擋墻8836.55 立方米。對較大的路面沉陷、塌方的路段,一時不能恢復和處理的,設置警示標志 183個。水泥(瀝青)路好路率達 80% 以上,砂石路好路率達 68% 以上,達到了上級部門要求標準,較好地改善了我市農村公路晴通雨阻的狀況,有效解決了廣大群眾出行難問題,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確保了農村公路的安全暢通。為完善我市農村公路養護,先后成立了凱里市下司鎮、碧波鎮交通運輸管理站。
為破解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設備、材料不足,市交通運輸局共投入資金1000萬元,建設鴨塘、萬潮兩座農村公路瀝青拌合站,今年共生產瀝青混凝土8000噸,新建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約7萬平方米,農村公路養護修補約2萬平方米,創造產值約360萬元。保障了我市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管理養護的常態化和規范化。
凱里市李家橋位于旁海鎮境內,是旁海至凱棠公路必經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因該橋修建年代久遠,主拱圈較薄,且砌筑工藝差,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急需對其進行改造。市交通運輸局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踏勘及測設,對李家橋進行危橋改造,建設規模為全橋長38米,凈跨徑為1×25米的石拱橋,全橋寬9米(凈-7.0米行車道+2×0.75米人行道+2×0.25米欄桿),目前正在開展征地拆遷前期工作。
致力將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落到實處

波形護欄施工
為做好農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排除安全隱患,維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凱里市交通運輸局對所轄縣鄉公路和旅游公路進行實地踏勘,制定詳實的安全保障方案。對影響行車安全的地段,安裝波形梁鋼護欄12000米,恢復鋼繩護欄1800米,設立各種警示標示標牌120套,修建防滑池120個,清理坍方25000立方米,C20片石擋土墻6000立方米,投入治理經費1200萬元,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在本年的安全檢查治理中,對已建成的通村公路共恢復擋墻12處250 立方米,清理垮方68處10000立方米,安裝波形梁鋼護欄8000米,設置標示標牌120套;在建的通村公路,對隱患點設置了標示標牌、欄板、路障等,并按照上級交通部門的規定,對所有進出通道采用設標志牌提示,砂石路障等方式禁止了非施工車輛的進出。對全市通村公路共997.5公里進行排查和臨時治理,共清除邊坡坍方80處15000立方米,恢復擋墻及護坡36處2100立方米,鋪筑砂石路面30處1200平方米,投入資金60萬元。

萬潮鎮瀝青拌合站
鄉村人行吊橋舊貌換新顏
三棵樹鎮朗利人行吊橋、大風洞鄉平良村人行吊橋和官莊村馬田人行吊橋因長期管理維護跟不上而導致損毀較為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不能正常安全行駛,為切實解決沿河兩岸老百姓出行難問題,凱里市人民政府決定出資47萬元分別對這三座人行吊橋進行修復。經過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施工人員3個月的艱苦奮戰,將這三座人行吊橋重新恢復使用。這些鄉村人行吊橋面貌煥然一新,加固了主體結構,既美觀平整,又穩固安全,使得過往群眾紛紛感謝黨和政府對農村老百姓的關心。有群眾激動地說,修復后的吊橋很牢固,足夠他們走一輩子。凱里市三座人行吊橋的修復共使凱里市朗利、平良、官莊以及黃平縣重安鎮的巖頭村等5個村寨1103戶4412人受益。

農村公路給群眾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小康路建設如火如荼,一條條大道縈繞在苗侗明珠--凱里的靈山秀水間,穿越在阡陌的沃野之上,描繪出一幅幅宏偉的交通藍圖。農村公路連接著千家萬戶,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開路先鋒”,圓了廣大群眾期盼發展的夢。

灣水鎮里仁村唐上古種植的40多萬株銀杏樹

灣水鎮里仁 村山羊養殖場.
一條條農村公路的相繼竣工使得凱里地區的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公路兩側變成了經濟帶、產業帶和物流帶。在農業園區、小城鎮、小山村,康莊大道四通八達、縱橫交錯,農民們有的騎摩托車、有的開轎車、有的開貨車,行駛在整潔平坦的道路上。農村公路在給群眾的交通出行、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農業產業化的帶動和輻射能力明顯增強,日漸興起的養殖業、漫山遍野的葡萄園、初具規模的大棚蔬菜、碩果累累的草莓基地……農村公路的建成,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開懷街道養朵村村民宋時平自信地說,從2012年養朵村通村油路開通后,至今他共養殖了2萬余尾的中華鱘,年純收入達18萬余元,家里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達到了小康水平。他的中華鱘養殖場現在是貴州省水產研究所“清水江野生鯉魚保重選育”項目實施點,發展前景將會一片大好。

中華鱘養殖基地

舟溪鎮舟南村蛋雞養殖場
“村里通了油路,我用面包車跑農村客運,一個月可以掙五六千元。”大風洞鄉碗寨村的潘正勇滿面笑容地說道。
福泉市鳳山鎮涼水井村吳國華開著農用車,在駛過連接爐山鎮偉勇村白嘎組與福泉市涼水井村的“連心橋”時感激地說:“托凱里市的福,我們福泉人現在能開著車拉東西到爐山、鳳山去賣,好多像我們這些去外面打工的人都回家鄉來做生意了。”
路通則心通,路通則財通,路通則百通。農村公路路網的形成,帶動了公路沿線村寨的建設,改變了農民的傳統落后觀念,促使農民回鄉就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凱里市必將迎來同步小康欣欣向榮的春天
根據《貴州省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實施方案》和《黔東南州十三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要求,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會戰期間,我市將完成以下目標任務:一是國道改造工程107.7公里,預計投入資金129240萬元;二是省道改造工程79.7公里,預計投入資金66948萬元;三是凱里市西城區路網建設12.5公里,預計投入資金15億元;四是縣鄉道改造工程38公里,預計投入資金7600萬元;五是通村水泥路(油路)工程180公里,預計投入資金10800萬元,預計今年底全部完工;六是窄路面公路拓寬改造工程150公里,建設資金2250萬元;七是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2公里,預計投入資金630萬元;八是危橋改造工程228平方米,預計投入資金103萬元;九是農村公路小修保養1142公里,預計投入資金1095萬元(365萬元/年)。
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是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發展工程,市交通運輸局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努力建成優質路、德政路、民生路、致富路、小康路、中國農村夢之路,保質保量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4個100%”(建制村通暢率100%、建制村通客運比例100%、農村公路列養率100%、重點路段安全隱患治理100%)。


一條條嶄新的鄉間公路通向偏遠山村,寬闊整潔的道路縱橫交織,架起了農村與外界緊密聯系的橋梁。農村公路發展事關群眾福祉和社會和諧穩定,凱里市交通運輸局正在努力加快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步伐,使農村公路成為鄉村一道美麗的風景,使凱里市農村呈現出一派路通百業旺、道寬氣象新的大好形勢。農村公路建設不僅解決老百姓的出行問題,還給他們帶來增收致富、圓夢小康的希望,更對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提高扶貧開發成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麗鄉村小康路牽引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助推了凱里經濟發展前行的堅實步伐,凱里市必將迎來同步小康欣欣向榮的春天!(楊曉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