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貴畢公路橋太“累”
長期超負荷運行導致部分橋梁損傷;公路部門表示將加強日常維護

超負荷運行 橋梁出現損傷
貴畢公路于2001年建成通車,無論工程難度還是建設工藝,都刷新了當時省內乃至國內公路建筑史紀錄,有“橋梁博物館”之稱。
據畢節公路管理局養路工程科工程師鐘燦書介紹,貴畢公路畢節境內有橋梁140座,其中特大橋5座,大橋15座,中型橋18座,小橋102座。除了落腳河大橋和西溪大橋是懸索吊橋外,其它的基本上是T梁橋、空心板橋、混凝土拱橋、T型鋼構橋等。經過10多年的超負荷運行,這些橋梁部分構件均出現不同病害損傷。“主要體現在橋面坑洼不平、部分橋梁伸縮縫損傷、部分空心板橋產生裂紋等。”雖然總體能通行,“但是都在超負荷中運行。”鐘燦書說。
據了解,貴畢公路原本遠景設計日流量車輛為7000輛/日。2011年6月取消收費后,貴畢公路的日行車流量劇增,現畢節至黔西段超過了3萬輛/日,黔西至扎佐段超過4萬輛,超過設計車流量的4至6倍,且大型貨車比例占36.3%,加之橋梁設計荷載等級偏低,橋梁處于超負荷運行,加速橋梁病害的產生和發展。“大貨車超載是產生橋梁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小丫口大橋產生橋梁斷裂,就是因超負荷的運行造成的結果。”鐘燦書形容說,大橋就像一個人拖著病體,在超負荷工作中突然累倒。
“原以為杭瑞路遵義至畢節段通車后,會減少貴畢路的壓力。”一位經常來往貴陽畢節的貨車司機王師傅說,沒有想到反而增加。他分析說,遵畢高速到貴陽從時間上算,與畢節到貴陽時間相差不多,“但遵畢路到貴陽多繞路100多公里,加上油費、過路費等,要增加成本好幾百元。”成本增加,所以一般車輛不會選擇從遵畢路到貴陽。
公路部門加大日常維護
貴畢公路對畢節的經濟社會發展目前仍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公路局、畢節公路管理局到黔西、大方公路管理段,都非常重視對該條公路的管護。
據介紹,公路部門對橋梁采取了日常巡查、重點巡查監控、定期巡檢和特大橋梁體檢等方式加強公路橋梁的檢查維護。2014年已委托有資質的橋梁檢測單位對貴畢公路所有橋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中發現有病害的西溪和落腳河懸索特大橋已處治完畢;沙子田壩大橋及內莊大橋正在進行加固維修設計;小埡口橋正在進行加固維修施工;對其余存在簡單病害的橋梁,公路部門正在積極處治。
“從2011年7月接管后,公路部門已經投資了8000余萬元對公路路面及橋梁進行維護和搶修。”畢節公路管理局局長黃正華說,公路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存在一定病害是難免的,但經過加強維護及監管不影響正常的通行。
為了提高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保證貴畢公路的正常通行,公路部門在今年8月22日,專門在小丫口大橋舉行應急實戰演練,所以在小丫口大橋發生危橋橋面板斷裂時,沒有出現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經過公路部門的全力搶修,已經實現半幅通車。(張仕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