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省戶籍制度改革專題組辦公室前天發出公告,對《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4年10月11日至25日。《征求意見稿》提出“實施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和“逐步推行居住證制度”等諸多改革措施,以便于大家讀懂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早報為你梳理出6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戶籍制度城鄉統一
1、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從2015年1月1日起,凡辦理戶口登記的,公安機關在“戶別”欄不再登記為農業或非農業,統一登記為家庭戶或集體戶。各地、各部門不得為戶口登記設置任何前置條件。
2、建立與統一城鄉戶籍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統一戶口登記后,原享受的計劃生育、扶貧、移民政策及公共服務不變。個人自愿要求享受統一戶口登記后的計劃生育、扶貧、移民政策及公共服務的,尊重群眾意愿,為其提供服務。登記為當地常住戶口后,原常住戶口所在地在農村的,5 年之內,仍可繼續享受農村計劃生育、扶貧、移民利益導向政策。
關鍵詞二:放寬戶口遷移政策
1、除貴陽市云巖區、南明區、花溪區、烏當區、白云區、觀山湖區外,在全省其他城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2、在貴陽市南明區、云巖區合法穩定就業連續滿2年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已辦理居住證,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達到2年的人員,可以申請參加積分入戶管理;在貴陽市花溪區、烏當區、白云區、觀山湖區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已辦理居住證,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人員,可以申請參加積分入戶管理。
3、在我省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及留學回國人員,經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引進的各類人才,經過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各類技術人才等,可以在就業(創業)地、工作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關鍵詞三:推行居住證制度
1、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領居住證。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和自然災害救助、臨時救助權利。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養老服務、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權利。同時,結合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逐步享有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
2、從2015年1月1日起,在安順市、貴安新區開展居住證試點工作。居住證持有人即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文化、養老、住房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助、證照辦理等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履行法律、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
關鍵詞四:簡化戶口遷移辦理程序
農業轉移人口申請辦理戶口遷移,提供《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以及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經遷入地公安派出所調查核實并簽署意見后,報縣級公安機關審批,即予辦理。
關鍵詞五:健全人口信息管理
健全就業實名登記系統,全面實現個人房屋登記信息數字化管理,逐步建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例、藥品器械、醫療服務、醫保信息等數據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和藥品監管等應用系統信息互聯互通。
關鍵詞六:推進行政區劃調整
爭取中央支持,穩妥有序推進撤縣設市(市轄區)。積極推進鄉鎮撤并、撤鎮設置街道辦事處和撤鄉設鎮工作,使行政區劃調整與戶籍制度改革相銜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