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我省各級團組織緊緊圍繞貴州發展的主基調、主戰略,以“青春聚力·趕超跨越”為主線,將實施青春向心力、青春爭先力、青春攻堅力、青春感染力“四大聚力工程”作為實現中國夢的落腳點,引導廣大青年與時代同頻共振,為實現貴州中國夢建功立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創新工作手段,凝聚青春正能量
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活動。各級團組織開展了“點燃青年的激情與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活動,學習宣講中國夢和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開展“遠學焦裕祿 近學文朝榮——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微博沙龍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青少年。把培訓從事德育工作的人作為重點,深入開展“千校萬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骨干教師培訓,共培訓1.72萬人。運用新媒體和文化手段引導青少年,出臺《貴州共青團加強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少年工作方案》,開通新浪、騰訊、人民網微博13947 個。推出以阿里木、鐘晶、顧久等先進青年和專家學者為原型的系列卡通作品,拍攝《北漂魚》、《飛揚的青春》、《愿望鎖》等影視作品。
拓展春暉行動譜寫反哺華章
發起于2004年的“春暉行動”,走到第十個年頭碩果累累。
春暉家園計劃項目潤澤了貴州美麗山鄉。到今年6月,“春暉家園計劃”項目已實施300余個,涉及9個市州73縣,投入資金52073萬元。
春暉助學點燃了學子的夢想。當前,貴州各地返鄉游子通過成立協會、校友會等各種形式參與助學活動,共募集捐款超過1億元。
團省委通過深入挖掘春暉行動的品牌價值,至今已形成了“春暉家園計劃”、“春暉助學”、“春暉感恩教育”、“春暉行動——我與家鄉共發展”、“春暉產業帶動”等相互聯動、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使“春暉行動”成為了新時期共青團組織有序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公益行動的有效載體。
彰顯青春風采創業創新創優
竭力服務青年創業就業。堅持以創業促進青年就業,聯合有關單位成功舉辦“首屆貴州省創業投資博覽會”,現場簽約項目協議資金3.8億元。依托大學生創業園、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青年創業卡等項目載體,促進大學生、進城務工青年等青年群體創業就業。發放幫扶資金500余萬元, 通過銀團合作協調創業貸款7.35億元,幫助實現新增就業創業1.67萬人。以煙、酒、茶、中藥材、特色食品“五張名片”為重點,加大農村青年技能和創業培訓,引資6000萬元啟動“千企萬人”創業圓夢計劃。
深入推進“千支突擊隊·立功獻青春”活動,以青年文明號活動開展20周年為契機,啟動青年文明號集中誠信示范月活動。
放飛綠色希望 共建綠色家園
深入實施綠色希望工程,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青少年增強生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和生態環保,全面掀起保護母親河行動熱潮。全省各地團組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組織動員青少年開展植樹行動,掀起了2014年保護母親河行動熱潮。
安順市開展“2014安順市創建園林城市建美麗家園共植同心樹活動”;黔南州聯合廣州開展“黔粵攜手·護佑兩江”植綠護綠活動;六盤水將“親情文化”教育與植樹造林、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帶動群眾以植樹活動的方式對親人表達感情……據統計,僅3月12日植樹節前后,全省就組織團員青年7萬余人參與植樹活動,植樹1萬余畝。(記者 陳曦 實習生 史青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