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普查對象
我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普查過程
整個普查分三個階段進行,2013年為普查的準備階段;2014年為普查登記、數據審核、處理和普查結果發布階段;2015年為普查資料出版和利用普查結果開展普查課題研究階段
西安市第三次經濟普查入戶登記昨日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全市8000余名普查人員將統一著裝、佩戴統一證件,拿著先進武器“PDA”(手持數據采集設備)進行GPS定位,調查基本信息,摸清西安的“經濟家底”。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江澤林一行在我市檢查普查入戶登記情況。
8000名普查員開始入戶登記
昨日上午,江澤林一行來到雁塔西路上的電信科學技術第十研究所,現場檢查普查人員入戶登記情況。從2014年1月1日起,普查工作將進入入戶登記階段。
在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市8000余名普查人員,將佩戴統一的普查員證,使用手持電子采集設備(PDA),對所有普查對象進行入戶登記、單位空間定位和基本信息核實,并拍攝《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三證或其他有關證照。
這次普查最引人矚目的變化就是普查手段的變化。以往普查,普查員上門登記時會拿出一份長長的紙質表格,每個指標逐一詢問記錄,完成普查后,人工錄入計算機匯總上報。而此次普查,我市普查員將人手一臺“PDA”手持數據采集設備,進行上門定位、拍照、登記數據,并實時將普查數據傳輸到省、國家統計局數據平臺,全面實現了普查數據采集的電子化、網絡化。
手持PDA“新式武器”操作便捷
“您好!我是第三次經濟普查的普查員,這是我的證件。”昨日在電信科學技術第十研究所里,普查員閆曉璐和普查引導員張曉釗手持數據終端設備PDA,現場對研究所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證照進行拍照,并詢問起有關信息,直接填寫到PDA上。記者看到,這個采集設備外形像一個平板電腦,具有拍照、數據錄入、地圖加載、GPS定位、網絡無線傳輸等多種功能。
“這家單位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屬于聯網直報企業,許多信息需要上網直接向國家統計局報送,所以我們要提醒他們按時報送”。普查員閆曉璐告訴記者,這家單位屬于聯網直報的大企業,入戶登記時間較快,采集信息加拍照,五分鐘左右就可完成。還有一些小微企業屬于非聯網直報企業,需要在現場詢問企業經營性質、雇員人數等經營信息,一一記錄在PDA中,大概需要半小時。“一天下來,大概能登記七八戶企業”。
統計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采用的PDA設備,可以全程跟蹤監控普查員的軌跡,監控普查員有無到普查區登記、登記一次花費多長時間,避免數據造假。由于對普查單位信息負有保密責任,一旦PDA丟失,單位信息可以立即進行擦除,保證不會泄密。
此外,經濟普查辦公室和普查人員負有保密義務,承擔保密責任。在普查中,如果普查人員隨意泄露普查對象信息,普查對象可撥打電話進行舉報。“經濟普查不作為任何單位實施處罰的依據。但是企業如提供虛假數據,將接受相關處罰”。
新聞鏈接
第三次經濟普查
將摸清西安“經濟家底”
人口普查、農業普查和經濟普查,拼在一起就能摸清西安全部家底。第三次經濟普查是國務院部署開展的一次國情國力調查。通過經濟普查,可以摸清西安的“經濟家底”。
據了解,本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隨著市場主體多元化發展,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增多,使得普查入戶登記配合難度增大。根據資料推算,目前我市有證和無證個體戶約50萬戶,多數特別是無證的個體戶都聚集在服務業,行業分布廣,經營地分散,申報程序不規范,對商業隱私有強烈的保護意識和排他性。入戶登記面臨“門難進、臉難看”的局面,對準確、全面獲取數據帶來挑戰。統計部門工作人員呼吁受調查人員積極配合,確保西安市的這次經濟普查順利完成。(記者 宋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