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遠看施洞碼頭,頗似一幅苗疆“上河圖”

人山人海的趕集現場
1月24日,臺江縣施洞鎮過年前的最后一個趕場日,清水江施洞碼頭,人山人海。各式各樣的年貨及往來的游客,讓這趕場的畫面,頗似一幅“苗疆上河圖”。
在場壩邊,澳大利亞籍游客瑞麗告訴記者,她已經來過5次貴州,這次是專程前來欣賞臺江施洞的苗飾和刺繡的。正巧遇到趕集,讓她十分高興,挑選刺繡的同時,她還不忘拿著相機到處拍攝。“瑞麗買了很多的刺繡圖案和銀飾,準備帶回去研究,然后將苗族文化元素融入她的設計理念里。”瑞麗的翻譯洪斌凱先生說。
據《臺江縣志》記載,施洞市場開辟于乾隆三年(1738年),以地支丑未為場期,當年便有外省商人入市交易。
附近村民介紹,目前,相鄰的老屯鄉和施秉縣馬號鄉一直沒有趕場日。因此,施洞市場一到趕集日便異常熱鬧。
去年以來,臺江已經投入18億元,以施洞為中心,著手打造一個以苗族文化為主體的文化旅游圈。(楊通球 本報記者 吳如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