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群眾辦理身份證

民警在集市上巡邏
10月31日,農歷九月十七日,恰逢鐘靈鄉地婁村趕場,上午7時,錦屏縣公安局鐘靈派出所民警就在地婁村擺起了“鐘靈派出所地婁村集市流動警務室”的“攤位”。有的開展巡邏疏導交通,有的向群眾開展防扒竊、盜竊等知識宣傳,開展法律咨詢等活動,有的為群眾義務照相、辦理身份證等。看到派出所“攤位”“生意興隆”,地婁村的村民委主任楊興輝在旁邊笑著用苗話連說了幾個“務”字。據楊興輝介紹“務”是苗話,翻譯成漢語是好的意思。并介紹說地婁村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苗寨,因地處果山南麓婁江水畔地勢如樓而得名。1978年大同至鐘靈過境公路從地婁村穿行而過漸漸形成街市。過去每逢趕場人流集中堵車、錢被盜、糾紛扯皮的情況時有發生,群眾盼望能見到警察。從今年8月份起,鐘靈派出所設立地婁村集市流動警務室,實行民警趕場“擺攤”開展巡防和服務工作,現地婁趕場天秩序井然。
今年57歲,家住鐘靈鄉地婁片八克村二組的老大娘李宏英,聽說地婁趕場天鐘靈派出所在集市設有流動警務室為轄區群眾提供服務,以后小事就不用去派出所辦了。于是李大娘于10月31日趁到到地婁趕場之機,以試試看的心理到集市流動警務室申辦自己的第二代身份證,在集市流動警務室李大娘見到了熱情的民警,民警們首先義務為自己照好相,之后很快的為自己辦完了相關手續。離開集市流動警務室后的李大娘一臉笑容,逢人便說集市流動警務室方便群眾“務”。 據了解,地婁村離鐘靈派出所15里路,以往這些村的群眾到派出所辦事很不方便,有時為了辦個身份證要放棄一天的農活,乘車往返三十多里到派出所,既耽誤時間又增加了群眾的負擔。
專趕場賣貨的湖南商人曾女士說,自己在錦屏的農村集市幾乎每場必趕,因趕場人員流動大,在其他地方趕場堵車、小偷小摸、扯皮的事時有發生,而今在地婁集市有了民警趕場“擺攤”和嚴密的治安巡邏防范,堵車的現象少了,小偷沒了,扯皮的事也少了,感到做生意很安全。
家住地婁村78歲的楊老爹說,年紀大了,外出不方便,所以喜歡到家門口趕場,挑點生活用品和農具,看到有民警在,心里踏實多了,民警擺攤趕場“務”!
鐘靈派出所所長沈東海說,設立地婁村集市流動警務室,目的就是保集市期間交通疏暢、近距離調解糾紛、近距離打擊犯罪,通過沒有假日沒有雙休風雨無阻的實行民警趕場“擺攤”后,各類案事件就很少發生,趕場“擺攤”的民警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為提供法律咨詢和防范宣傳教育以及組織巡邏防范、維護交通秩序等。到目前,地婁村集市流動警務室共疏導集市過往車輛1100多次,接待群眾265人次,受理咨詢200多人次,現場辦理居民身份證61人,為群眾送證182張,為群眾義務照相23人次,收集到群眾建議和意見21條,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人。(劉芳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