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確保2017年底前新增和改造完成全縣小康房的目標,施秉縣以深化農危房改造為基礎,通過“四抓手”強力推進小康房建設。
一是強化規劃抓示范。按照合理布局、集約用地的原則編制鄉村建設規劃,深入一線指導小康房選址。嚴格按照《小康房建設技術標準》、《村莊風貌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等標準,更加注重方便生活、抗震設防、地域特色和人畜分離,強化對鄉鎮及施工單位的培訓力度,優先選擇二級公路和旅游景區沿線村寨先行開展“小康房”建設工作,打造示范點,以點帶面帶動周邊農村住宅小康房建設。
二是整合資金抓項目。以美麗鄉村創建示范點為基礎,整合財政“一事一議”、扶貧開發、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生態移民搬遷和房屋風貌改造等項目資金2.34億元。對項目成熟一個就落實一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帶動全縣小康房建設步伐。目前共完成房屋整治1422棟(間),完成小康寨建設目標任務的90%。
三是挖掘文化抓特色。充分挖掘苗族建筑風情和文化特色,突出以徽派為主的多元化建筑風格,對自然寨進行風貌改造工程。通過房屋立面整治,將農民居住房屋轉化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點,使農民的住房由居住型向生態旅游接待型轉變,目前發展特色旅游村寨12個,農家樂300多家,現代農家旅館2家。
四是講求質量抓精品。通過深入一線抓落實,為每個小康房建設項目安排專人進行實時跟蹤監督,確保每個項目質量過關、做成精品。加快推進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生產新型節能墻體材料,引導農民利用當地特色建筑材料,大力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應用,提升小康房節能環保水平。目前共建沼氣池12089口,配套改圈、改廁、改廚、改灶達4300戶。(王大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