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如果有盜竊、火災、老人摔倒等緊急事件,只要撥打‘995’,聯網內的鄉親就可以收到提示語音或短信,迅速趕到現場。”麻江縣杏山鎮小堡村支書張興楊說。
張興楊介紹,小堡村位于杏山鎮西北部,雖然距麻江縣城只有13.5公里,但是因為山路曲折,報警打110,警察要1個小時才能趕到,如今有了“995”,實行“十戶聯防”的網格化管理,撥打電話后,鄉親們10分鐘左右就可以趕到現場,防治警情、災情的能力明顯提高了。
“995”諧音“救救我”,是麻江縣委政法委、縣移動分公司為創新社會管理而建沒的“移動手機十戶聯防”工程。該工程把相鄰居住的10至15家農戶的手機號碼并網組建成一個聯網聯防小組,形成“一家有危難,家家來幫助”的模式,強化群防群治效果。
在演示現場,村民小組長劉興貴拿出手機,撥打了“0855-995”,幾個村民從附近迅速趕到,記者從他們的手機上看到通知短信:“[十戶聯防]電話提醒您:杏山鎮小堡村組長發生警情,緊急報警。”短信中還有聯系人和聯系電話,方便不在附近的群眾聯系。
“春節前后,麻江縣發生了幾處嚴重的火災,我們通過‘十戶聯防’平臺發送預警短信,提醒村民注意防火,自那以后沒再發生大火災,起到了很好效果。”麻江縣移動公司經理金西說。
“當前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的基本是老人和兒童,他們在防火防盜、應急處理突發事件上反應遲緩,又加上麻江縣山高路陡,事件發生后警察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都需要時間,撥打‘995’以后鄉親立即趕來救援,使鄰里之間互保互救、群防群治,發揮了‘民間110’的作用。”
金西說,村民不需要花錢買設備,只要有手機或者無線座機即可享受服務,“十戶聯防”平臺除具備互助功能之外,還將提供惠民服務,比如針為農業合作社的社員提供個性化農業信息,對養豬專業戶發送養殖資訊,對種菜農戶發送種植相關訊息。
目前,在麻江縣39841戶農戶中,“十戶聯防”工程已經覆蓋了10933戶,計劃到6月底將突破2萬戶。金西說:“該工程已經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個縣的農村不同程度地推進,計劃下一步進入城市,打造為‘天網工程’的一部分。”(劉勤兵)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