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雷山,像母親這樣勤于采茶的婦女有很多很多。每年的四月到六月間,3000多名采茶婦女活躍在望豐、大塘、西江、丹江等鄉鎮的茶園中,成為雷山春茶采摘時節一道亮麗風景。
為抓好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有機統一,雷山縣著力打造“全國旅游名縣”和“貴州茶葉大縣”兩張名片。近年來,該縣加快了茶葉產業的發展,2013年,全縣完成茶青產量7990噸,實現茶產品產值27584.5萬元,全年實現茶業綜合產值7億元,農民人均來自茶葉純收入1432元,占總純收入5343元的27%,F有茶葉加工大小企業92家,其中QS企業12家,加工能力有了很大提升。2014年來,全縣茶園面積大幅增加,目前達到了12.27萬畝,其中可采摘面積6.9萬畝,茶園分布由原來的西江、大塘、望豐、丹江等四個鄉鎮覆蓋到全縣所有鄉鎮,涉及茶農1.5萬戶6.3萬余人。出于在茶產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該縣為“中國茶文化之鄉”、雷公山銀球茶為“中華文化名茶”稱號。
“‘十二五’期末,我們力爭發展優質茶園面積達15萬畝以上,實現茶葉產品產量3000噸,茶葉產品產值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茶業綜合產值8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30%,茶農人均純收入來自茶葉達3000元,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萬余人。到時,茶葉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基本形成,雷山縣也將真正成為貴州茶葉大縣和黔東南州茶葉市場集散地,更多婦女及茶農將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縣茶葉發展局局長李忠恩滿懷信心地規劃著雷山縣茶葉產業的明天。(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