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事一議財政項目條干攔這補助本省,把老百姓出高出更勞阿偓把方”意思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是由國家補助資金,我們老百姓自己投工投勞來建設我們的家鄉”。這是貴州省雷山縣財政局局長李光祖用親切的家鄉話在村里與群眾面對面宣講國家政策時經常用的話語。聽著我們的干部用著家鄉的語言做群眾工作,讓當地廣大群眾與黨委政府工作沒有隔駭。
雷山縣是中國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更是苗族人口聚集大縣,占到總人口的84.2%。為弘揚民族文化,該縣把苗族語言、音樂、繪畫、文學及傳統工藝作為中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從小接受苗族文化的熏陶。同時,該縣積極鼓勵干部職工說苗話、唱苗歌、著苗裝,創建濃厚的苗族文化氛圍,使民族民間文化得到傳承和保護的同時,更方便了服務群眾。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縣就如何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特別是苗族許多中老年人,針對中老年婦女不識漢字,不懂漢話,給黨委、政府工作的推進和國家惠民政策宣傳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解決好許多外地干部不懂當地的苗語,在工作中與群眾交流經常產生障礙的問題。該縣許多部門、鄉鎮紛紛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宣傳宣講方式,積極邀請縣苗學會的同志根據當地苗語日常交流情況,編輯常用苗族語言學習資料,適時組織黨員干部學苗語、講苗話,讓每一個干部職工掌握常用“苗語”,積極運用到具體工作中,讓干部們用鄉親們熟悉的少數民族語言服務群眾,深受當地百姓歡迎。
“現在進村來工作的干部都用苗語來跟我們老百姓交流,聽完新一輪退耕還林和國家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政策的解讀后,因為他們用苗語來講我才懂,對這種交流方式我很滿意”。該縣丹江鎮烏東村村民楊光敏老人覺得,苗語解讀政策,讓大家聽起來很認真,自己也了解得很細致。
“用苗語與鄉親們交流溝通不僅是進村入戶時才使用,在鄉鎮政府的各站辦所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用苗語和漢語雙語辦公,讓前來辦事的少數民族群眾倍感親切”。對于長期在基層工作的西江鎮財政所所長、苗族干部吳秀杰深有體會。
同時,在該縣許多村寨,村干部充分利用廣播設施,用苗語、漢語兩種語言宣傳政策、開展防火安全檢查、交通安全警示,確保人人都能聽懂宣傳內容,人人都知曉國家政策。
該縣積極推行干部“雙語”辦公服務群眾,對于外縣來工作的同志來說,學習苗語對他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在全縣干部中形成“吃透上情用漢語、了解下情用苗語”的工作氛圍,使苗漢“雙語”成為干部群眾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座連心橋,實現了干群辦事溝通“零距離”。(梁定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