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3月18日,雷山縣工商局紀檢組長劉再生將一塊樣布和1500元錢退交到一位窗簾布藝制作商的手中,并對其進行了教育,曉以利害。原來該商人聽說丹江工商分局的窗簾布還沒有安裝,為謀求這樁“生意”,將1500元錢包在一塊布中,以送樣品為名送到分管副局長文慶龍辦公室,等到該領導發現情況時,商人已經走了,追趕也見不到人影。
這件事,只是該局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場景。作為服務監管執法部門,因為一些執法對象為減輕、免除應受的處罰,或為非常規通過行政許可等事項,有意或“無意遺落”錢物多次發生,紀檢監察部門也見證與處理此類“經常遺忘的事”。據統計,今年2月份以來,該局干部職工拒“紅包”6000多元,拒財物8000多元,拒吃請60余次。
雷山縣工商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除了營造濃厚的實踐活動氛圍外,還制作警語、廉政字畫25幅懸掛在該局機關、分局的走廊、樓道等地方,俯仰之間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氣息,好似春雨潤物細無聲,營造了“固廉守潔是本分 工商紅盾是我愛”的廉政氛圍。開展了教育倡廉、制度固廉、談話促廉、創新活廉等系列廉政文化活動,組織觀看了《廉政中國》、《算好人生幾筆賬》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專題片4次,先進示范教育2次,典型警示教育4次。還把廉政文化融入到行政審批、行政執法案件辦理等環節,廣大工商干部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樹立了良好形象。(楊正賢 楊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