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10月11日從黎平縣民宗局獲悉,20名來自黎平縣雙江鎮覓洞村的侗家漢子,將在10月17日亮相貴州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開幕式,屆時,他們將亮出祖宗傳下來的“靠量”(侗語,武打的意思,包括拳術、刀法、棍法)。

黎平縣雙江鎮覓洞村是一個傳統武術村,全村1128人口中,尚武的習俗占80%以上,10歲以上的男丁,人人都有一套武打防身的本領。該村寨老吳德金說,覓洞村崇尚武術,祖輩相傳400多年,它源于明朝末期,當時兵荒馬亂,覓洞村經常被強盜侵掠。

寨上有一位叫閎的人,武藝高強,為了防衛,閎就把武術的絕招傳給他兒子靠,靠從7歲起就跟父親學武,到了18歲時,他的刀法、棍法和拳法,如火純青。

《黎平府志》記載:康熙元年十月(1661年)的一個晚上,覓洞村遭到12個強盜入村掠搶,閎與兒子靠上陣,父子兩棍技狂猛, 氣勢兇悍, 攻法大張大合, 一掃一大片.,把12個強盜打得一敗涂地,強盜逃出寨子,父子兩乘追擊,把強盜搶走的谷子、雞鴨等奪了回來,還將跑得慢的三個強盜打死在了一個叫“貴井鳳”(山坡名)的地方。
之后,覓洞村父老鄉親都推靠為寨上的首領,寨上男丁只要年滿10歲就跟他習武,這后來形成了傳統,代代相傳,至今不衰。
據了解,覓洞村的武打共分為三大類:拳法、棍法、刀法。如今,覓洞村的武打拳術成為強身健體、自衛防身的的傳家寶(圖為覓洞村的青年正在練習棍法對攻的情形)。(陸書明 吳重貴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