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記者 周燕玲) 薈萃國內外指尖藝術精品,盡展黔東南銀飾刺繡魅力。9月25日,2014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隆重開幕。


國內、省州內媒體云集現場
本次博覽會共有500余家企業495個展位亮相,其中包括斯里蘭卡等5個國際館。蘇繡大師薛金娣、漢繡大師楊曉婷、中國著名刺繡藝術家邵曉琤、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寸發標等11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7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也一同亮相展會。
“相比于前兩屆,這一屆的規模更大,感覺這兒的人們思想也越來越進步,特別是在民族服飾顏色的搭配方面”,展會現場,來自蘇州的謝琴對記者說到。
據了解,在博覽會報名參展時,共有1000余名商家報名,后經篩選,最終確定500余家精品企業參展,來自雷山縣西江鎮控拜銀匠村的龍澤壽也在其中。
雖然參加前兩屆博覽會給龍澤壽帶來幾波大生意,但他仍憂心匆匆,“村里從事銀飾制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的模具也越發猖狂,作品一出爐就被模仿生產”。

為了挽回局面,龍澤壽在村里建了一個私人銀飾博物館,為顧客展現親手制作銀飾過程,同時在銀飾中添加時尚元素,讓其能更好的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明確意向到博覽會現場觀展的企業約300家、專業采購商3000余名。預計有100家旅行社約10000名觀眾到現場進行參觀、采購,在專業觀眾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

刺繡,一般是女人的天下,然而在今天銀飾刺繡博覽會現場,記者發現一名年輕的男子在吵鬧的人群中仍專心致志的繡花。據了解,那名男子叫油志超,來自杭州,學習刺繡2年半時間,而他繡的正是杭州的團花。

“杭州的刺繡藝術性較強,主要用于觀賞,而黔東南的刺繡則實用性比較強,各有特點”,油志超表示,再繡一會就到處逛逛展會,交流和學習一下苗族繡法。
據悉,本次博覽會共為期4天,期間還將舉辦民族文化及其創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城市交流座談會、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七色·鹡宇鳥時裝秀、項目對接會、銀飾刺繡作品評獎大賽、凱里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博覽會尋寶記、專家講座等一系列活動。
本次博覽會由貴州省商務廳、貴州省貿促會、貴州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中共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人民政府主辦,黔東南州商務局、黔東南州投資促進局、黔東南州貿促會、中共凱里市委、凱里市人民政府承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