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黎平縣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提升村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促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轉化提升為目的,扎實推進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
找準“病根”,把脈問診清底數
排查清底數。采取專項調查、走訪座談、群眾測評等多種方式,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支部黨員年齡、學歷結構、工作成效等狀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和統計,認真分析軟弱渙散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分類匯總,建立臺賬。目前,各黨工委組織工作力量開展調查摸底2次,共研究確定軟弱渙散黨組織41個。
研判細方案。對摸底排查出來的41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分析原因,逐級建立分類整頓臺賬,突出關鍵環節、重點部位和突出問題。按照“一組織一策”的要求,做好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制定整頓方案。同時,結合“病根”,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工作穩步推進。
開好“處方”,對癥下藥促整改
建強班子提素質。采取調整支部班子、組織處理等實質性舉措加強整頓,及時整頓了肇興、水口等鄉鎮所涉的5個村支部班子,共調整支部書記5人。同時,加強村干部培訓,著力提高村干部隊伍素質,各鄉鎮已開展各類培訓30余期,受訓黨員、干部1200余人。
整合資源惠民生。結合“七大工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等,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把準問題關鍵,整合水利交通等民生項目,加大投入,讓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
清理思路抓發展。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通過村級自謀、鄉鎮規劃、部門幫扶,大力發展優質稻、茶葉、油茶、畜牧等特色產業。目前,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的32個空殼村均發展3個以上特色產業。建立“金種子”帶富工程人才庫1654人。
預防“復發”,立足長效建機制
推行三項服務。創新村級服務方式,下發《進一步規范村級運行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縣村干部實行坐班服務便民、流動服務惠民、亮牌服務利民的服務模式,大大提高了為民辦事效率,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強化村務公開。堅持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將村務公開工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樹立村干部新形象,拆除干群“隔心墻”。發揮村級紀檢員、村務監督員和民生特派員三支“土隊伍”作用,著力解決和糾正發生在農民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將村財村帳“曬”出來,讓群眾真監督、敢監督。
嚴格績效考評。在繼續實施《黎平縣村(居、社區)目標管理績效考評獎勵實施意見(試行)》、《黎平縣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試行)的基礎上,出臺了《黎平縣并村后村(社區)專職村干工作報酬實行績效考評管理的辦法》,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做好服務群眾、服務民生、服務發展工作。(周志光 鐘家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