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凱里市第十五小學教師張承德收到了國家專利局寄來的專利證書,他設計的艦載機高壓彈射裝置通過專家評審,獲得了國家專利。據悉,他的這項技術適用于航空母艦,可在較短的時間和距離內讓即將執行戰斗任務的戰機快速升空。
小學教師設計出航母彈射器
近日,記者到凱里十五小采訪張承德老師,他個子不高,說起航母滔滔不絕。“我研究航母的時間不長,只有2年,不過,我設計的航母彈射器設計手稿和查閱的資料有幾大摞,堆起來差不多有電視機高。”張承德說。
記者在張承德的專利證書中看到,他的專利是今年初才申請的,從提出申請到拿到證書,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我通過電話咨詢了解到,評審專家對我的專利很感興趣。”張承德說。
據了解,在學校里,張承德是教科學的高級教師,理學學士,長年的教學實踐使他對航母有著深刻的認識。兩年前,他開始研究航母彈射器,最初的工作是查閱資料,資料的獲得一是靠科普雜志,二是靠電腦網絡。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他開始設計,僅設計圖紙,就畫了幾百張。
“我的這項研究分為三個階段完成的,第一階段,通過對國際、國內航母現狀的研究,逐步確定了研究方向,第二階段就是發現了金子;第三階段則是挖出了很多金子。”張承德說,他所說的金子,自然就是艦載高壓彈射裝置設計技術。
性能比美國航母彈射器還優越?
要全面了解張承德設計的彈射器性能,首先要了解國內、美國和其它國家航母的現狀。航空母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航母甲板上放飛和接納戰斗機或者其他執行任務的飛機,彈射器的作用就是幫助飛機升空。記者查閱資料獲知,目前最先進的彈射器就是前述提到的美國蒸汽彈射器和即將服役的福特號電磁彈射器。
蒸汽彈射器通過蒸汽取得動力,動力推動活塞,活塞在前進中通過牽引桿牽引飛機,飛機有了力量,在航母甲板跑道上滑行,滑行一百米左右后升空。這就是蒸汽彈射器的工作原理,張承德的艦載彈射器的工作原理也大致如此。
不過,根據張承德提供出的資料,蒸汽彈射器有很多弊端。首先,蒸汽彈射器能量利用率只有5%左右,造成了大量能量損失;其次,蒸汽彈射起氣缸是開口式的,蒸汽從氣罐進入氣缸,密封縫打開,動力引出,如此反復,同時還得用密封圈密封氣缸,避免漏氣,這樣,機械磨損極大,而且氣缸工作時溫度在三至四百度之間,存在諸多隱患;再次,蒸汽彈射器的活塞笨重,有6千多磅。
“另外,蒸汽彈射器結構復雜,一艘艦的維護和檢修人員就有幾百人,每艘航母彈射器的維修分為小修、中修、大修三個階段。”張承德說。
據了解,張承德的高壓彈射器的力量源泉是高壓氮氣,儲存高壓氮氣的是兩個長16米,直徑2米的圓柱形氣罐,氣罐通過壓縮機來儲存能量,需用時彈射時,將閥門打開,大量高壓氮氣沖進氣缸,推動活塞,推動牽引裝置,飛機就飛上了天。
張承德坦言,他研究出的高壓彈射器裝置,已經克服了美國蒸汽彈射器的諸多弊端,已不需要分階段維修。首先,它的功率與蒸汽彈射器相當,達到了122MJ,但其能量利用率則高達50%,所以飛機能在短時間和較短的距離內起飛,性能穩定。其次,高壓彈射器的氣缸是封閉的,不易變形,機械磨損小,而且在常溫下工作,安全隱患極小。最后,它的活塞只有幾百公斤,輕便,能量利用率高。張承德設計的彈射器體積和重量都只有美國蒸汽彈射器的五分之一。
中國振華華聯電子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榮華認為,張承德設計的彈射器采用高壓氮氣實現推彈力,經濟、安全、易維護,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整體設計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該公司的工程師蔣天詩也持與此一致的看法。(劉宇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