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2月4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的我國青年志愿服務領域的最高榮譽“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獎”評選活動揭曉,被稱為“最美研究生”的貴州從江支教生馬曉岸獲此殊榮。
馬曉岸是一名土家族小伙子,來自中南民族大學,九年來致力于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曾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十佳支教老師、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湖北省優(yōu)秀共青團員、湖北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春暉使者、五四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他的團隊榮獲中國青年志愿者項目大賽入圍獎、湖北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項目獎。
201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從江縣團委副書記取得了聯系。經過商量后,馬曉岸組織了十幾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社會工作人員來到從江縣月亮山地區(qū)支教,通過實地接觸,他發(fā)現這里教育資源貧乏,硬件設計也非常落后。于是,那一年支教結束后,馬曉岸覺得以后定點為從江縣偏遠山區(qū)的孩子支教,所以2013年,在中南民族大學的幫助下,團隊在從江建立了永久的志愿服務基地,從此每年假期,馬曉岸都會通過網上或到學校招募等方式組織志愿者來到貴州山區(qū),為那里的孩子們送去自己的愛心。
實際上,看到從江縣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條件如此艱苦,馬曉岸想了很多辦法去給孩子們改善。2013年7月,馬曉岸通過基金會的“圓夢”行動,為他在貴州從江支教的學校爭取到建一個“希望廚房”的機會。2014年6月,馬曉岸積極奔走,通過艱辛的努力,獲得一名往來于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企業(yè)家63萬元的捐助,為從江支教地的小學援建了一棟宿舍樓,解決了孩子們睡不好覺,宿舍漏雨漏風的大問題。
四年來,馬曉岸及其團隊扎根從江,默默奉獻,除了積極開展各種捐資助學活動,還積極牽線搭橋,讓相關企業(yè)公司關注關心從江的教育發(fā)展和孩子的成長,并與支教地建立了幫扶合作的關系,中南民族大學領導了解了馬曉岸和團隊在貴州的事跡后,更是不遠千里親自帶隊前往貴州加么小學關心幫助,奉獻愛心,不僅促使了學校層面的大力支持,更是率先垂范,一對一支助了一位女孩并承諾包干其至大學的所有費用,該校黨校副校長看到孩子們冬天衣著單薄,回校不到一周便自己購買了70條圍巾給馬曉岸帶去孩子們,曉岸隊13屆支教老師小路用自己的生活費長期支助了四年級的一名男孩,幫助他完成學業(yè)和生活,她還號召更多的同學關注那邊的孩子,發(fā)起暖冬行動,為每一個孩子送去了嶄新的棉鞋和手套,還有12屆的志愿者建福,捐出自己的生活費作為孩子們的助學金……還有很多在貴州過的志愿者也都十分牽掛孩子們,并積極奔走,廣泛號召,用自己的點滴行動為孩子們獻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愛心,僅去年一年,團隊便有五名志愿者不顧繁忙回訪學校,看望老師和學生,僅去年一年,馬曉岸千里迢迢回訪從江四次,甚至比他五年來回家的次數都多。正如加么小學王校長所說,我們就是一家人,永遠的一家人!更有加么小學孩子潘玉鵬的真情流露,這份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也如高芒小學孩子的感人舉動,凌晨5點就提著自己的家的糯米和粽子前來守候送行!
正因為馬曉岸被貴州的一切感動,他的事跡又感動了不少人,所以無數人選擇追隨馬曉岸,跟他一起前往貴州做公益,去幫助那些處在困難過程中的孩子們。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也決定把在貴州的公益事業(yè)進行到底,馬曉岸說,他一直有一個公益夢,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貴州資助100名孩子圓大學夢,并建1所完整的希望小學。
據悉,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獎是旨在選出青年志愿服務優(yōu)秀典型,推進青年志愿服務文化建設,引導帶動更多的青年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和諧、進步的一項評選。該表彰自1996年組織實施以來,每2年評選1次,至今已評選過9屆,評選出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等一大批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典型。(蘇曉曼)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