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寒冬時節的月亮山,風嚎啕,山震顫,秋葉失色。凡是聽過從江縣光輝鄉加牙村村民潘曉祥,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妻子28年的故事無不讓人感動的流淚。
1955年3月, 潘曉祥出生在光輝鄉加牙村苗寨,1980年與同村的劉老念結為夫妻,夫妻感情非常好。
光輝鄉地處月亮山深處,是從江縣最偏遠貧困的地方,交通不便,氣候惡劣,十年前許多村民一直生活在貧困線下。和大家一樣,由于沒有經濟來源,潘曉祥夫妻倆家庭生活特別困難。
“剛剛結婚那些年,一年真正沒有吃過幾次肉。”潘曉祥說,但他想盡一切辦法讓妻子時不時吃上些雞蛋或者雞肉之類的營養菜。
就這樣,小兩口情投意合,相濡以沫的幸福地、快樂地、艱苦地生活著。
1986年,潘曉祥的美滿婚姻終于開花結果,7月喜得一子。全家人象喝了蜜一樣,高興得合不攏嘴。
但好景不長,不久妻子就覺得身體不適,渾身酸痛,生活需要有人照顧。由于那年代鄉村缺醫少藥,外出要走80多里山路才到加鳩醫院,加上家庭經濟困難實在拿不出錢來看病,潘曉祥只好問民間的草藥師熬藥為妻子治病。兩年后,潘曉祥的妻子徹底喪失了行走的能力,全身的所有活動關節均已變形、僵硬,只能臥在床上。這一臥就是28年。
這些年來,妻子不能動彈,始終只能保持著一種姿勢:直立躺睡,雙手不能動,無法穿衣、吃飯;兩條腿動彈不了,只能保持睡姿,稍微一碰,就會疼痛不已。幫助妻子洗臉、梳頭、洗澡、穿衣、喂飯、端屎、倒尿成了潘曉祥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種田、打谷、洗衣、劈柴,所有家務事潘曉祥一人扛著,還得悉心拉扯著兒子長大成人。
為了照顧殘疾的妻子,28年來潘曉祥沒有出過一次遠門,白天上坡干農活,晚上在家照顧妻子。為了減輕妻子的痛苦,只要在家潘曉祥就每隔一小時就得為她輕輕地按摩。
“28年了,他像是母親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妻子,真讓人感動,如果換是一般人,是難以做到的!”加牙村黨支部書記韋衛國眼含著淚說。
2012年冬天格外寒冷。那天下著一場厚厚的雪,潘曉祥踏著積雪到榕江縣計劃鄉擺拉村尋找草藥,當走到擺拉寨頭時,由于地面滑,一不小心就掉進了一個深溝,他頭被樹根劃破了頭部,當時頭部滿是鮮血,但他還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來回近百里山路找來草藥給愛人治病。
寒來署往,春去冬來,28年,潘曉祥磨破了無數雙草鞋,越過無數個溝壑,爬過無數個山頭,問遍月亮山區里的99個村108個寨子的所有民間草醫。
筆者見到潘曉祥時,他無不心痛地說:“今年她瘦得多了,怕有一天她會離我而去,我心里特別難受。”28年夫妻真情流露,感動著我們,也震撼著月亮山麓。
“這樣的男人世上少有。”村民潘小羊說,“我們原來都是一個村的,看著他照顧自己的妻子28年,真是辛苦啊。”
“哪怕有一口氣,堅持干活養妻子,盡自己能力照顧好妻子。”潘曉祥說:“這28年來照顧妻子,就像是28天一樣,很短暫……我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愛人,直至老去死去……”
潘曉祥,用愛在月亮大山深處演繹著人世間的親情大愛,用一個男人的全部愛溫暖著病床上的妻子……(梁雨 蒙海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