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黔東南日報社副社長李田清創作的紀實性報告文學集《我看從江二十年》一書,最近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20萬,事件真實,故事感人,文筆生動,是一部貼近時代、謳歌時代、凝聚奮發向上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也是從江縣第一部報告文學集。

李田清從事新聞宣傳20多年,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貴州日報、黔東南日報等新聞媒體累計刊發宣傳從江的作品數以千計,50多件在全國和省、州獲獎,其中不乏高層次的中國民族新聞獎和貴州新聞獎。
該書收集了李田清1991--2014年間采寫的并且在州級以上媒體發表的56篇報告文學,作品發表的時間前后相距23年,涉獵面十分廣泛,涵蓋了從江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它以新聞的形式真實紀錄和忠實再現了從江這個時期的歷史,反映了從江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勞動生活的各個側面,熱情贊美了從江的青山秀水,謳歌了從江的日新月異,頌揚了從江的和諧繁榮,從中可以看到從江人民改變面貌、建設家鄉的干勁和成果,以及“頑強拼搏、不甘落后”的“從江精神”。
作者工作生活在從江縣長達26年,直到今年7月調黔東南日報社工作。從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世界上少數民族文化“多元共生”型的罕見之地。千百年來,這里的苗、侗、瑤、壯、水等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他們以歌舞傳承文化,以服飾記載歷史,以蘆笙渲染生命,以斗牛張揚豪情。境內有多姿的花橋、雄渾的鼓樓、靚麗的服飾、繽紛的節日、飛揚的蘆笙、和諧的大歌……尤其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沖鼓樓、自古自覺控制人口增長的占里侗寨、男子蓄留發髻的“最后一個槍手部落”岜沙苗寨和享譽全球的“世界非遺”小黃侗族大歌,均蓋世無雙,堪稱珍品瑰寶。
在這里,作者用心去體察每一天的生活和感受,用心去透視從江這片神秘、神圣的土地以及這片神秘土地上的萬物生靈;在這里,他走遍了月亮山麓、都柳江畔的每個角落,以及這里的深谷、溪流、山巒和村村寨寨,采寫了大量來自社會一線的作品。
誠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表述的:“作品集里的文章都是心靈直接迸射的火花,沒有雕飾,顯現出的是真實情感。這樣的文字是一捧甘泉,滋潤心田,但掬一把入口,就觸人心弦,淚眼朦朧了。從這些帶著真誠的感動和難忘記憶的文字中,不僅看到似水流年的真實,也在這真實中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日夜奔波的青春歲月。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不僅是一本書,它是時間和風雨的證詞。”(文 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