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筆者從加榜鄉政府獲悉,近年來,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在縣、鄉的領導下,村支兩委一班人明確 “梯田旅游” 發展思路,大力推廣旅游服務業和種養殖業,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堅持保護與開發和諧發展的理念,積極建設“美麗、和諧、文明村寨”,加快推了進小康社會建設。加車村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我們的田野》的拍攝基地,中央電視臺、貴州電視臺攝影頻道、黔東南電視臺多次播出加榜梯田專題片,這里是中國第二批“傳統古村落”之一,是“稻魚鴨”復合種養殖聯合國全球保護糧食重要保護基地。是我縣重點打造“國家梯田公園”的旅游圣地。
開拓進取,積極利用梯田旅游優勢帶領群眾發財致富
加榜鄉黨委、政府以“旅游活鄉”的發展思路大力挖掘和宣傳加榜梯田,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微博、廣大攝影愛好者朋友和各種網站、報刊雜志進行宣傳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加榜梯田已經成為熱門的景區。2012年4月23日中央電視臺13頻道直播加車梯田春耕現場,2012年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我們的田野》在加車、下堯拍攝,并在9、13等頻道播出,貴州電視臺攝影頻道、黔東南電視臺多次播出加榜梯田專題片。加車村擁有獨天得厚的旅游資源優勢,村黨總支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美麗鄉村、實施精準扶貧的發展精神和加榜鄉旅游活鄉的發展思路,結合黨員帶富“四金”工程的實施,充分利 “梯田旅游”的優勢資源。積極鼓勵發展農家旅館、實施梯田旅游“1+9”帶富發展模式和創建“生態有機米稻田認種”試驗基地,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壯大加榜現代觀光農業,找準加榜與全縣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發展途經。
到目前為止,加車村建有農家旅館17家,鋪位270床,旅游運輸面包車6輛,在建農家旅館5家。通過梯田旅游農家旅館“1+9”帶富發展模式,帶動23戶發展香豬、雞、鴨、魚養殖大戶,生態米、有機蔬菜、綠色果園養殖戶17戶,俺魚、俺肉、煨酒等農家作坊12戶,有效帶領農民增收,加快了小康社會建設步伐。據統計,2013到加榜梯田觀光旅游的游客達3.2萬余人,旅游收入總和達112萬元。
2014年加榜鄉在梯田景區黨扭村創建“生態有機米稻田認種”試驗基地,招聘游客當農夫,盤活稻田種植,增加農民增收。目前有來之北京、貴陽、深圳等地的游客24人在黨扭村認種稻田14畝。這些游客每畝田支付400元“押金”,今后收獲的大米將以8元每市斤價格賣給游客。
同時,更加注重加強景區管理,突出做好景區民房保護、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衛生整治等工作。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著力挖掘加車、加頁、黨扭農耕傳統文化、下堯壯歌、民族工藝品等產業,著力開發煨酒、香糯兩項旅游商品,加強對外界宣傳,努力提高知名度,促進第三產業持續穩步發展。
加強基礎建設建設,促經濟發展
2014年加車村多渠道努力爭取到加榜梯田景區灌溉水渠工程和黨扭加頁人畜飲水工程,工程正在施工。這兩項工程不僅保證了加車村的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又帶動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增加群眾收入。
加車村調整產業結構,在發展養豬、土雞、土鴨等養殖業的同時,利用梯田旅游的優勢,發展運輸服務、導游服務和旅游商品,群眾致富,使村集體也增加收入。
還利用“一事一議”民生工程政策,建設惠民工程。2013年至今,加車村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積極組織群眾建成了黨扭一組水泥步道、黨扭六組主干道硬化、加車大寨進村水泥路、開通加車七組生產便道。既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讓群眾分享社會進步的成果。
組織群眾季節性外出務工,增加群眾收入
加車、加頁、黨扭是傳統的苗族村寨,世代以農耕為主,是典型的稻飯魚羹,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在每年4至9月為稻田耕種季節,其他時間為農閑時間。加車村兩委分析這種情況,多渠道了解到廣東、廣西等地的甘蔗收割期恰是本村的農閑期,可以利用農閑期外出務工,增加收入。村黨總支通過研究,認真開展勞務輸出宣傳培訓,引導群眾農閑外出務工,堅持“有組織輸出”,采取“傳、幫、帶”方式,引導本村農閑時期到廣東、廣西參加甘蔗收割,年輸出400人次的勞動力,每年勞務收入達500余萬元,使勞務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倡導文明,共建和諧美麗新農村
加車村深刻地認識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不斷提高全體村民的整體素質。為此,在大力發展梯田旅游服務的同時,積極推進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為結合當地具體實際情況,發揮村黨總支的帶頭作用,開展多樣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精神風貌。
一是大力構筑精神文明載體。黨總支利用農閑時節,以村民大會的形式,進行法律法規和好人好事宣傳,使村民法制意識、鄰里和睦思想明顯增強。加車村黨總支利用“農家書屋”陣地,向群眾介紹豐富多樣的健康書籍、光盤倡導文明新風,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養。
二是堅持易風移俗與樹新風結合。加車村黨總支大力宣傳計生殯改政策,倡導文明新風尚。優生優育,少生快富,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的思想已成風尚。通過開展“文明戶”、“五好家庭戶”、“好婆婆”、“好媳婦”等創建活動,全村已呈現一派祥和、文明、知禮、明信的蓬勃景象。
三是組織開展豐富的民族文體活動,促進村寨和諧發展。近年來開展了開耙儀式、新米節、蘆笙節、祭天節等民族活動,成立了旅游服務協會和苗族蘆笙舞表演隊等民間組織,促進了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發展。加車村在加榜鄉黨委的領導下,堅持抓好社會經濟發展,發展特設農耕文化旅游,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文明美麗村寨。(劉朝富 歐光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