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臨近占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樹參天、青翠欲滴的森林,環境靜謐,景色迷人,令人流連忘返。走進占里,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排排嶄新的60座禾晾,排列整齊,錯落有致,令人嘆為觀止。
3月4日,農業部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舉行的“中國最美鄉村和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暨黔西南最美鄉村行”活動中,發布了2013年“中國美麗田園”名單,貴州省從江縣侗寨禾晾景觀榮獲“中國美麗田園”殊榮。

占里新建的禾晾群一角 諶鴻溪 攝

占里不必上鎖的禾倉 諶鴻溪 攝
禾晾是從江縣農村常見的一種木結構建筑,通常建在寨旁、溪邊。只要種植糯禾的村寨,都建有禾晾,占里因禾晾數量最多、分布較為集中而名聲大燥。
在從江,禾晾最初的功能是曬晾禾把,即晚秋糯禾成熟時節,人們從稻穗頂端往下一尺多長之處將稻穗剪摘,剝去外葉,約五公斤捆成一把,放在禾晾上風干后入倉。
在占里,因為禾晾分布集中、規模宏大,秋收時節,禾晾上掛滿了糯谷,金燦燦一片,十分壯觀,深受攝影愛好者喜愛,成為當地一種特有的建筑文化景觀,因此,禾晾又兼具了觀賞功能。
禾晾的建筑形式大多有“一”字形和“井”字形兩種,以“一”字形居多。“井”字形禾晾是由四排“一”字形禾晾像“井”字那樣交叉構成。多個“井”字形禾晾連在一起,又構成回廊式禾晾,但回廊式禾晾非常罕見。
禾晾有的蓋頂,有的不蓋頂,通常以杉樹皮作為禾晾頂用材,一般都蓋成一面坡倒水,也有少數蓋成“人”字形兩面坡倒水的。“一”字形禾晾的形狀酷似一架巨型木制樓梯。
“先知”的占里人始終保持著樸素、先進的生態意識和獨特的生育觀念,他們按照自己的生活規律生息繁衍,過著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生活。
占里被譽為“中國生育文化第一村”,平均每年新增人口不到2人。195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村人口為720人,截止2014年的2月,全村人口為831人,歷時64年僅增加111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3人。從性別結構來看,男性為417人,女性為414人,男女性別比為100.7:100。
占里刑事案件發生率為零。不僅民房可以晝不鎖門、夜不閉戶,就連遠離村寨無人看守的禾倉也不上鎖,是一個“無鎖村落”,從無偷盜現象發生。
2013年,從江縣高增鄉人民政府投資12萬元新建了60座禾晾,這些禾晾將在今年的金秋時節,為“中國美麗田園”——占里“錦上添花”,讓無數專家、學者、游客為之驚嘆。(諶鴻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