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感謝縣里給我們派來農技專家,讓群眾掌握了烤煙、蔬菜的種植技能,群眾發家致富更加有了希望和信心。”日前,岑鞏縣大有鎮統口村黨支部書記侯治林看著田間地頭忙著給群眾講解和示范烤煙種植的農技專家,開心地向專家組負責人如果說。
為促進農民增收、早日實現同步小康,年初,岑鞏縣安排落實了2014年春耕生產任務:種植雜稻制種5萬畝、優質稻5萬畝、烤煙5萬畝、發展思州柚6000畝、茶葉3000畝、油茶5000畝……糧食總產量要達到7.4萬噸。隨即,一場在田間地頭展開的踐行群眾路線抓好“科技支農”服務春耕備耕的專項行動迅速在全縣展開。
新年伊始,該縣整合農業技術推廣力量,根據主要種植作物區域布局和發展需要,自下而下組建了“科技支農”專家組和服務隊,全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傳授春耕生產技術,搞好種養殖示范。
縣農業局專家組先后派出11名業務骨干和農業專家分赴水尾、天馬、客樓、注溪等鄉鎮田間地頭蹬點創辦水稻、玉米、花生等試驗示范點。專家組結合全縣生產需求編寫了農業實用技術明白紙以及開辦各種農業科技培訓班;并以糧增工程、植保工程等項目為紐帶,緊盯穩糧增收的關鍵因素;以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科技為支撐,完善技術模式,加速形成新的生產能力;以服務農業、助農增收為核心,在重點地區、重點作物的重要春耕環節及時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推廣農業新技術。
同時,縣農業部門還組織100余名農技人員組成服務隊進村入戶,加強春耕備耕工作的指導,大力發展精品水果、優質烤煙、思州綠茶、油茶等產業種植。
2月中旬,農技服務隊在客樓鄉豐壩、兩江等4個村指導群眾種植核桃1000余畝。在注溪鎮周坪、哨坪等村,指導群眾種植思州柚8000畝;3月初,在天馬鎮白巖坪現代煙草示范園區,指導100余名群眾僅用三天時間就建成烤煙育苗大棚,可培育烤煙苗90余萬株,供8000畝煙田移栽。在羊橋鄉龍灣村指導群眾種植3000畝油茶。
截止目前,服務隊已幫助指導1470個種煙主體落實種植面積5.2萬畝,建成育苗點11個,采用四連體大棚32個,普通鋼架中棚292個,育有42.6萬盤煙苗,翻犁煙地5萬畝,起壟蓋膜3.5萬畝。
縣供銷部門組織技術人員走村入戶,以“萬村千鄉”農家店、農資直銷店、加盟店為依托,加大農資連鎖經營網絡的建設,建成農資連鎖經營網點75個、農資配送中心1個、莊稼醫院12個,村級綜合服務站100余個。
縣農機部門技術人員及時向農戶銷售農業耕作機具,同時,還組織20余名技術人員走村串寨,及時為農戶維修農作機具?h委黨校、縣人社局、縣婦聯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時開設技能培訓課堂,對群眾開展技能培訓,先后培訓30余場、培訓群眾2000人次。
3月中旬,該縣組織了科技、農業、衛生等26個部門開展“四下鄉”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3.68萬份,發放科普圖書畫冊11種1.2萬余冊,發放宣傳生活用品5100余件,設立咨詢臺26個,接待咨詢群眾1500余人次,放映科普電影近500場次,受教育群眾6萬人次,有近1.5萬名農民在田間地頭學到了種植、養殖技術。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這次,全縣農技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扎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各種實用的農業新科技新技術送到農民群眾手中,科技支農走完‘最后一公里’,為農業增收、農村同步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縣農業局局長邱元東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暨“科技支農在行動”工作會議上說。(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