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從江縣突出問題導向,動真格著力構建便民利民工作大格局,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是建立便民利民服務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務。2月17日,召開全縣政務服務規范化建設工作會議,全面部署鄉鎮便民利民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規范縣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將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納入縣政務服務中心的“綠色通道”“全程代辦”,推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和A、B崗輪換試點。目前,全縣已有34個部門的444個項目進入縣政務服務中心實行統一審批,5個部門縮短了23個項目的承諾時限,3年來共辦理2.5萬余件行政審批項目,實現了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的目標。
二是成立群眾工作中心,構建“大調解”格局。2013年12月24日,成立從江縣群眾工作中心,為正科級建制,由信訪局、調處辦、維穩辦合署入駐中心,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分別在中心設立公安調處化解室、預防職務犯罪舉報室、矛盾糾紛調處法庭。變矛盾“中轉站”為“終點站”, 構建“大調解”格局。同時,相應成立21個鄉鎮“群眾工作站”和156個村(居)群眾工作室,努力在群眾自家門口為他們排憂解難。
三是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縣城區原來的四個社區合并成兩個社區(江東、江西社區),升格為正科級機構,屬縣級直管機構,配備人員編制,按照“五站一中心”完善辦公條件,并已進駐辦公,并著力在調解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以及就業、社保、醫療等公共服務上提高群眾滿意度。
四是建立民生監督特派組,推動“糾風惠民三到戶”。3月10日,向21個鄉鎮派出民生監督特派組,負責聯系、督導鄉鎮紀委,加強對農村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監督,監督鄉鎮民主科學決策,監督政策宣傳到戶,監督資金算賬到戶,監督錢物發放到戶,受理問題線索舉報,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