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9月8日,在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專家帶領下,來自埃塞俄比亞、尼伯利亞、毛里求斯、緬甸等12個國家的沼氣推廣管理官員,到鎮遠縣考察學習沼氣生態農 業建設和管理技術。此次考察學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下達2013年援外多邊培訓項目實施任務的通知》文件實施,是我國為加強與發展中國家人 力資源開發與合作而舉辦的。
考察團一行現場參觀了位于該縣花山溝黑毛豬養殖基地的500立方米大型中溫發酵沼氣工程。該工程包括500 立方米中溫發酵罐一座、50千伏安沼氣發電機組一臺、1000大卡沼氣鍋爐一臺、10噸吸糞車一輛及相應的工作站房、輸氣管道及用氣設備等。花山溝原生態 示范園黑毛豬養殖基地年出欄生豬5000頭,養殖場生豬排出的糞便為沼氣工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沼氣工程通過生豬糞便發酵,可年產沼氣9萬余方、沼肥 7500余噸。
沼氣用于發電及生產生活用能,每年可為基地節約大量能源開支;沼肥用于該縣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的蔬菜基地,每年可產生直 接經濟效益近30萬元。養殖基地糞便為沼氣工程提供了發酵原料,沼氣工程解決了養殖基地糞便對環境的污染,而沼生產的沼氣為養場提供了充足的生產生活能 源。簡言之,養殖場通過沼氣工程這個紐帶,形成了一個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具的循環,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的平衡、協調發展。
據悉,鎮遠沼氣生態農業從1999年開始,到目前已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2.2萬余口,建成500立方米大中型中溫發酵沼氣工程2個、300立方米常溫發 酵沼氣工程1 個、200立方米常溫發酵小型沼氣2個、100立方米常溫發酵小型沼氣6個、50立方米常溫發酵小型沼氣20個。通過沼氣池建設形成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 使該縣生態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劉開桃 姜錫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