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 一輛大貨車駛進大院,為村民們送來了200臺節柴爐。”近日,筆者在岑鞏州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周坪村看到,100來個村民領到了節柴爐,個個都喜笑顏開。
“現在國家的政策是越來越好了,不僅種養殖上扶持了我們農民,今天又給我們送節柴爐來了,太感謝了。”岑鞏縣注溪鎮周坪村村民楊勝明笑著說。
據該縣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岑鞏縣共爭取到上級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村能源項目建設資金93.45萬元,共發展農村沼氣10戶,發放節煤爐1467個。
該縣農村能源環境檢查站站長游源祥說:“這節柴爐是我們從省里爭取項目資金采購的,今天到周坪村作試點發放。這節柴爐省柴、環保、效果好、我們農村是比較實用的。”
2000年以來,該縣始終把農村發展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生態鄉村建設,大力加強農村沼氣、節柴爐等農村能源項目建設,共發放節柴爐3400余個,發展農村沼氣10200戶,能源建設在廣大農村深受歡迎。
大有鄉臘恰畈村民穆妹:“原來燒柴,燒煤臟得很。2003年后一直得這沼氣用,方便得很,煮飯、炒菜趕得起時間,又得個干凈。到國家政策好,哪樣都做得蠻好的。”
據悉,該縣2000年后,隨著能源建設在農村的有序推進,森林覆蓋率由2006年的50.35%上升到現在的53.19%,各鄉村也綠了山頭靚了寨尾。(楊元彬 李昌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