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加快突破水利瓶頸制約 從根本上解決工程性缺水難題
貴州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大幕將啟
● 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設計年供水能力達到169.8億立方米,新增71億立方米,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 總投資1431億元,其中骨干水源工程1261億元,引提灌工程95億元,地下水(機井)利用75億元
承載著渴盼與夢想,總投資160億元的夾巖水利樞紐工程今天將動工建設,以這一貴州歷史上投資和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為標志,我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正式拉開大幕。
水利建設“三大會戰”是省委、省政府著眼于基本省情、水情和同步小康建設的用水需求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在全省打響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機井)開發利用“三大會戰”,通過8年左右的時間,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我省發展的工程性缺水難題,為貴州經濟社會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同步小康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我省降雨量豐富,但喀斯特地貌特點造成地表水滲漏嚴重,是全國工程性缺水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近年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建設,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財政部等部委的積極幫助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計加大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速度、效益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由于我省水利建設歷史欠賬多,工程性缺水嚴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仍然是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根據發展目標測算,2015年和2020年全省需水量將分別達到139.7億立方米和159.4億立方米,目前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僅98.8億立方米,距2015年和2020年需水分別差40.9億立方米和60.6億立方米,缺水率分別達29%和38%。
省委、省政府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舉全省之力打一場水利建設的攻堅戰。據悉,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總投資約1431億元,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設計年供水能力達到169.8億立方米,新增設計供水量71億立方米,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
主要建設任務是,建設骨干水源工程538座,包括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47座(含在建36座),小型水庫386座(含在建18座),設計年供水量60億立方米,預算投資1261億元;引提灌工程158處,其中引水工程88處(含在建的引馬入興),提水工程70處,設計年供水量6億立方米,投資95億元;地下水(機井)利用工程新打機井8800眼,配套機井10000眼(含已成機井配套1200眼),設計年供水量5億立方米,投資75億元。
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的關鍵之舉是骨干水源建設。長期以來,我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設嚴重滯后,水利工程人均年供水量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4%,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極低,2012年僅為9.3%。大型水庫缺乏,中型水庫僅34座,可蓄水庫容僅8.9億立方米,調蓄能力弱,在遇到大的洪旱災害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極易受到威脅,工業發展、城鎮建設和農業生產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為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近年來我省按照國務院批準的《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以每年新建20個以上骨干水源工程的速度,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至今已累計開工建設骨干水源工程60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從92億立方米提升到98.8億立方米。
2011年,我省完成水利投資151多億元,創歷史新高,重點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型水利工程黔中水利樞紐工程順利實現大江截流,正式啟動大壩主體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中型水庫工程20個,相當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已建成中型水庫總數的一半。
2012年,完成水利投資175多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投資15.53億元,新開工建設骨干水源工程20個,完成投資24.86億元。各地倒排工期,全力推進骨干水源建設。六盤水的白河溝水庫、魚洞壩水庫已建成蓄水。
今年,首批10個骨干水源工程6月24日集中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55.16億元;第二批10個骨干水利工程9月26日集中開工建設,投資36.7億元,預計2017年全部建成。
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的相繼啟動和陸續投運,將為全省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源源不斷的水利保障。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繼黔中水利樞紐之后,我省水利建設一個具有全局意義的大項目,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可有效解決工程性缺水嚴重的畢節市和遵義市西南部地區10個縣(區、市)的缺水矛盾,供水人口273.88萬人,設計灌溉面積90.2萬畝,其中新增灌溉面積85.52萬畝。
德江觀音灘水庫距德江縣城6公里,總庫容3651萬立方米,工程規模屬Ⅲ等中型,主要任務是供水、生態用水,供水區域為德江縣城,供水人口10.24萬人。
石阡木瓜溪水庫距縣城13公里,主要任務是將石阡縣城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解決石阡縣20萬城鎮人口、2.1萬農村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同時解決附近15610畝耕地的灌溉。
雷山雞鳩水庫工程距縣城9公里,工程任務主要是供水、灌溉,供水區域為凱里市、雷山縣城及縣城周邊地區,供水人口15.14萬人,灌區規模2630畝。
省水利廳負責同志表示,通過8年左右的大會戰,我省將建立起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水利保障體系,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從目前的98.8億立方米增加到169.8億立方米,基本滿足工業與城鎮化發展的用水需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適宜發展灌溉的集中連片耕地基本得到灌溉,防御干旱、洪澇災害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作者: 王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