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發展惠民 共迎幸福生活
——貴州省強力推進民生建設工程改善百姓生活
強力推進“9+3”義務教育及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計劃,前三季度,省級壓縮5%行政經費共5992.8萬元實施教育“9+3”計劃;
前三季度,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3.6萬戶、15萬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完成投資26億元;
全省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3800萬人,覆蓋面達95%以上;
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住房……一件件民生實事,一項項民生工程在貴州省強力推進,體現出貴州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決心。
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貴州人的日子越過越甜,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病有醫,老有養,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斷增加全省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數。
教育優先發展
為孩子創造公平成長機會
“富民必先強教,興黔必先興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省上下攻堅克難,各項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公平的成長機會。
2013年秋季學期起,貴州省全面實行免除中等職業教育學費政策。
遵義鳳岡縣琊川鎮的農村學生肖松,是貴州省受益教育“9+3”計劃的數百萬中小學生的一員,今年秋季他入讀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進學校后沒交一分錢,還可以享受國家貧困生助學補貼,生活費不用發愁了。”
隨著“9+3”計劃的推進,初中畢業后不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少,從2010年的23萬大幅下降到今年的7000人。
全省教育“四項突破工程”成效顯著。今年新建300所鄉鎮、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竣工139所、在建161所;新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45萬平方米,建成鄉鎮教師公租房10088套;花溪大學城完成一期工程,今年9月新學期入駐師生人數達4萬以上。
貴州優先發展教育的步伐日益加速。
近期,省委、省政府連續召開全省高校工作座談會、2013年教師節表彰大會、全省實施教育“9+3”計劃推進會,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支持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為教育發展提速再增動力。
扶貧生態移民
搬得出 留得住 能就業 有保障
作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試點省份,貴州扶貧攻堅任務繁重,需要拿出敢于啃“硬骨頭”的堅忍精神。
2012年,貴州啟動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目標是到2020年對35萬戶150萬居住在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地區的貧困群眾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
移民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就業渠道有所拓寬,人均收入穩定增長。2012年12月,扶貧生態移民年度目標全部完成,已搬遷的7790戶移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5520元,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高767元。
今年前三季度,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3.6萬戶、15萬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完成投資26億元,126個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全部實質性開工。各個安置點初步建立起了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配套政策體系,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扶貧辦確定了正安、務川、鐘山、關嶺、印江、石阡、織金、三穗、三都、貞豐等10個縣作為扶貧攻堅示范縣,每個示范縣安排扶持資金達8000萬元以上。今年上半年,省扶貧辦下達了第一批“十大扶貧產業”產業專項資金15.92億元,使“十大扶貧產業”培育得到快速推進。
這一組組數字,勾畫出一幅山區貧困老百姓生活質量正逐步得到改善的升平景象。
產業帶動就業
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民生之本是就業。
貴州以產業帶動就業,以創業促進就業,千方百計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著“5個100工程”建設的推進,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在貴州大地蓬勃興起。返鄉農民工、當地村民從田間走進車間,成為憑專業技術“吃飯”的產業工人、城市居民。
今年以來,遵義市19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解決近68萬群眾的就業問題。
銅仁市今年開始與發達地區“爭”人“留”人。采取各種方式、吸引12萬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2013年,貴州省促進全民創業的創新舉措次第出臺。
全省各級政府實施積極的就業方針,鼓勵創業的政策措施,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計扶持微型企業37483戶,帶動就業20.48萬人。
省科技廳與團省委聯合設立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聯合基金,明確將高校畢業生列入支持對象。省工商聯優秀企業家創業搖籃計劃日前正式啟動,以3年為一個周期發展30位導師和60位創業者參加“創業搖籃”,幫助創業者創業成功。
據最新統計,前三季度貴州新增就業41.5萬人,產業園區新增就業19.84萬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1萬人。全省上下為今年新增50萬人就業的目標,齊心協力奮勇前行。
社會保障工程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病有所醫、困有所幫、住有所居,是幸福生活的基礎,是群眾關心的焦點。
醫療保障,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
今年9月,貴州省開始在縣級以上醫院開展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為老年人掛號、交費、取藥等提供優先服務。
這只是貴州省方便群眾就醫眾多措施中的一種。今年以來,貴州省在醫療衛生方面大手筆不斷,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截至目前,全省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3800萬人,覆蓋面達95%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左右和75%以上,啟動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12萬元……群眾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
安排7億余元資金繼續加大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方便廣大基層群眾看病就醫。
完成新一輪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中標價與貴州省上一輪平均中標價格相比,同比下降18.73%,基層藥價大幅降低。另外,全省23家縣級公立改革試點醫院全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今年1至8月藥品讓利于民就達4466萬元,讓百姓不再看病貴。
城鄉低保,筑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
黔南州貴定縣定南鄉小河村村民段元強患有智力殘疾,家里只有一個60多歲的老母親,生活困難。納入農村低保后,他每個季度可獲得基本保障金和增發補助金470元,基本生活從此有了保障。
2011年以來,貴州省連續三年大幅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每年增幅均達10%以上。同時,貴州省還通過實施糧食救助制度,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2013年,全省納入糧食救助范圍的農村低保對象81萬人。
另外,貴州省今年還新建和改擴建150所鄉鎮敬老院項目,使農村五保對象得到集中供養。
保障性住房,實現百姓“安居夢”-
截至9月底,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已竣工31.33萬戶,為年度任務的78.33%;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1.49萬套、基本建成9.94萬套、竣工5.8萬套,分別為年度任務的104.97%、110.44%和64.4%。
“盼望已久的住房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在貴陽市白云區新怡小區,已搬進廉租房的廉租戶莫子秀高興地說。保障性安居工程,正在使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困難逐步化解,圓了他們的“安居夢”。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貴州省計劃到2015年,建成保障性住房101.6萬套。(肖慧 張元斌 李廣平 王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