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聯系陳肖虎教授采訪時,他正在太原市參加中國金屬學會第17屆冶金反應工程學會議。對他來說,一年365天幾乎都被科研和教學占據。通過電子郵件,陳肖虎向記者介紹了他的科研教學之路。
他說,自己雖然是浙江人,但3歲就到貴州生活、學習,是貴州培養的第一個冶金專業的研究生,早已把貴州視為家鄉。近30年來,親眼見證了貴州冶金行業發展的歷程,也理應為家鄉的冶金事業做貢獻。
在交流中,陳肖虎對他的教學和科研如數家珍,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凝聚著無數的心血與汗水。除在教學第一線外,目前他還擔任我省“四個一體化項目”研究中煤、電、鋁一體化課題研究組組長。據了解,近5年來,陳肖虎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獲國家專利授權9項。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貴州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三等獎、貴州大學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第十三屆全國“星火杯”創造發明三等獎、第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獎等。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提到陳教授,他獲得的貴州大學第二屆“感動校園十大人物”,貴州省省直高校“十佳教職工黨員”的殊榮,足以說明他受師生歡迎的程度。
陳肖虎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多門課程。在教學中,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指導研究生選題,強調課題的學術前瞻性和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應用。
“一絲不茍,兢兢業業。”有學生這樣評價。
除了在本校主講多門課程,陳肖虎還經常應邀到其他學校,無償地為學生們作講座和學術報告,毫無保留地把他所學傳授給他人。
在擔任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冶金工程系主任期間,陳肖虎大力強化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培養和合作的方式,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
陳肖虎全身心撲在工作上,致力于培養、引進年輕人才,把老學科研究方向的拓寬和新興科學技術發展的相融合,使本學科保持在國內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提升科研“性價比”
陳肖虎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注重“性價比”,他把采用精簡適用的短工藝流程和廉價的添加劑來降低生產成本貫穿在自己的科學研究理念中。
每做一個項目,他都追求如何結合現有企業的生產工藝條件,降低生產成本,使研究成果盡快實現產業化。他在冶金與化工科學技術領域中的重大發明創造,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并成功實現產業化,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十一五”期間,陳肖虎完成的磷礦伴生碘資源回收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為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據了解,磷礦伴生極低品位碘資源工業化回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過去磷礦中伴生的碘由于品位低,不僅不能回收利用,還污染環境。在極為艱苦的工作條件下,陳肖虎用大量的實驗數據證明了磷礦中的極低品位碘資源可以成為碘工業的生產原料。
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經過潛心研究,陳肖虎首創磷礦伴生碘資源回收產業化新技術,該技術在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磷肥廠的成功運用,使極度缺碘的貴州“一夜之間”成為了我國的碘資源大省,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磷礦伴生極低品位碘資源工業化回收的國家。迄今,世界上還沒有其它的工業化回收磷礦伴生碘資源的生產技術。
2012年甕福集團用該技術在甘肅金昌、四川達州、福建龍巖等地先后建了4套裝置,產能達到了400噸規模,僅此一項,企業每天凈利潤達幾十萬元。
2010年后,陳肖虎在防止重金屬污染和冶金、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造成重金屬污染源資源化治理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重金屬污染資源化防治新技術產業化”是貴州大學、貴州科學院、貴州銀星集團合作研發建設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將冶金化工企業產生的重金屬污染源含汞尾礦、廢渣等進行資源化處置。
項目的研究成果使過去未被回收污染環境的銻礦伴生汞資源成為寶貴的化工原料,在實施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領引行業求發展
作為一名冶金行業的科技領跑者,陳肖虎對我省冶金化工行業今后的發展有自己的看法。
他說,我省是磷、煤、有色金屬等資源大省,是國家重要的化工、冶金基地。萬山汞礦、貴州鋁廠、遵義鈦廠等曾經是我省支柱產業的國家大型冶金企業,掌握著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幾十年來的產品都是價格非常低的原汞、原鋁和海綿鈦,隨著資源的枯竭、市場的不振等因素影響,這些企業已經風光不再。作為改革開放后我省自己培養的冶金技術人員,他親眼見證了這些企業的興衰。而今在煤、電、鋁“一體化”工程課題研究工作中的體會頗深:“市場經濟下的國家大型企業只有走科技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延伸產業鏈,才能永續發展。”
目前,陳肖虎和他的團隊在銅仁大龍經濟開發區的重金屬污染資源化防治新技術產業化工作中,利用老企業萬山汞礦下崗職工的技術優勢,用新工藝、新技術找到了新資源,使銅仁重新成為我省的新的汞回收和汞制品生產基地。
陳肖虎希望將自己的研究理念傳授給熱愛冶金化工專業的學生和工廠技術人員,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他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前能將自己新的研究成果:低成本磷酸二氫鉀生產新工藝;高純鈦制備新技術;減小鋁電解槽溫度波動新技術等盡快實現產業化。
在陳肖虎教授身上,記者看到了一個教育工作者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承載著人民教師的神圣使命;一個科技工作者,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努力探究科學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著黨性覺悟的升華,奮斗不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