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09年6月和2012年4月,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分別在三岔河、烏江及清水江流域(簡稱“兩江一河”)實施了環境保護河長制;今年5月,省政府又在赤水河流域實施了環境保護河長制。通過實施環境保護河長制,切實加強了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
2012年,貴州省對9個中心城市1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縣城所在城鎮11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逐月水質監測。監測數據表明,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縣城所在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為91.4%,比去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
在貴州省納入監測的44條河流中,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以Ⅰ~Ⅲ類水質為主,達到或優于規定水質類別的斷面占83.5%。納入監測的8個湖(庫)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的垂線17條,占總數的68%;全省14個出境斷面水質總體良好,達標率為85.7%。并實現了“兩湖一庫”的成功治理、“兩湖”水質從原來的劣Ⅴ類穩定在Ⅲ類。
其中,貴陽市自開展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執法行動以來,共檢查污染源單位86家,其中:62家污染源單位污水排入市政管網,進入下游污水處理廠(夜間突擊檢查4家,經監測水樣,均為達標排放);11家位于金鐘河沿線的污染源單位因截污溝不完善,直排入河;南明河整治工程2個施工現場不規范施工,造成污水直排南明河;陳亮河沿線有10個污水排放點未納入截污溝,污水直排入河。檢查南明河主河道及支流沿岸截污溝,發現截污溝破損點、外溢污水點13個,已分別函至各區相關部門進行處理;1個村寨生活污水未納入截污溝直排入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