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針對以權謀私、權力尋租、趨利執法等違法違紀行為有所抬頭以及行業“潛規則”等影響交通運輸事業健康發展情況,貴州省交通運輸系統從7日起將施行工程建設領域“十個嚴禁”和行業管理“五個不準”新規定。
記者從貴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交通工程建設領域“十個嚴禁”主要規定,嚴禁領導干部干預或授意影響工程招投標活動、向項目參建單位介紹施工隊伍;嚴禁招投標監管及工作人員、代理機構人員泄露招標投標保密信息,或為投標人圍標串標提供便利;嚴禁業主單位征地拆遷工作人員弄虛作假為特定關系人騙取征地拆遷補償費;嚴禁項目管理人員為施工單位轉包和違法分包提供便利,為設計、監理、中心試驗室、檢測、咨詢和施工單位逃避監管提供條件等。
行業管理“五個不準”即:不準為路政、運政、海事執法對象提供內部信息以幫助其逃避執法檢查和處罰;不準在路政、運政、海事執法中以罰代管;不準以辦理月票、季票或年票的方式收取罰款、賠補償費;不準接受客運線路牌申辦人請托;不準對社會各界提出的改善路、站、港、車、船等行業窗口服務質量的合理要求整改不力。
此外,對違反規定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本系統履行公務的人員一律從嚴從重處理,領導干部當年個人年度考核評定為“不稱職”;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落實不力、本單位本部門連續發生腐敗問題視而不見、查處不嚴的主要領導及相關班子成員,嚴格責任追究;項目管理人員不得再從事項目管理工作。
同時,對項目設計、監理、中心試驗室、檢測、咨詢、施工人員及其所屬單位一律由業務監督部門和項目業主列入“黑名單”,并進行通報,規定其一定期限內或永久不得在全省交通建設市場從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