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新網長沙12月23日電(記者唐小晴)紅歌嘹亮,思念如潮。12月23日晚,湖南省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文藝晚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中央第十督導組組長李傳卿出席晚會。(12月24日中國青年網)
100多年前,中國國弱民貧,任由列強欺凌。正是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帶領中國人民不懈探索奮斗,歷盡艱辛,建立了新中國,才有我們國力不斷增強,人民逐步富裕的今天。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獲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仍然需要我們把毛澤東思想發揚光大。
改革的新征程要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毛澤東同志談到,“實事求是”即從“實際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這是中國革命成功的法寶之一。正是堅持實事求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才取得了成功。今天,全面深化改革,要“趟深水區”、“涉險灘”,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這就需要要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迷信教條,不因循守舊、畫地為牢;只有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才能正視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新困難、新挑戰,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應對。
改革的新征程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毛澤東一生堅持倡導的,主要內涵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縱觀中國革命,從秋收起義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哪一場勝利的取得都離不開密切聯系群眾、大力依靠群眾。比如淮海戰役中,群眾唱著這樣的歌謠來支援前線:“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這一戰役勝利后,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當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部署在全國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倡導領導干部在新時期要走好群眾路線,充分依靠群眾,這十分必要和及時。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事業,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的事業成功的極大保證。
改革的新征程要發揚獨立自主的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帶領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獨立自主,擺脫了共產國際的錯誤領導,探索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更是不屈服于來自任何大國的壓力,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外國的奴役和壓迫。當前,我們國家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仍然離不開獨立自主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不受制于人,不屈服外國的任何壓力,牢牢地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之一。我們國家鼓勵知識創新,鼓勵國民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努力保障糧食、能源安全;提高國防實力等等,都是在踐行獨立自主的精神。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的靈魂,是科學的思想。“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堅持毛澤東思想,以毛澤東思想來指引改革新征程,就會使我們的事業進程更加順利,就一定會迎來全面深化改革事業勝利的明天!
文/暢游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