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記全國勞模、凱里供電局高級作業員潘武忠
金黔在線訊 潘武忠,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凱里供電局城區分局配電操作搶修班高級作業員。他每年至少參加分局安排10kV帶電作業150余次、搶修2840余次、操作次數近1700次,城區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被譽為“凱里城活地圖”,他熱忱為城區9萬多客戶服務,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各種先進稱號11次。
4月15日8時20分,凱里供電局城區分局配電操作搶修班,一排靠墻的文件柜里,整齊地碼放著幾層文件盒。潘武忠座位后的白墻上,掛著一個插座,辦公桌上整齊地碼放著一堆專業書籍。
“一年365天,潘武忠最起碼有360天在值班室。手機24小時開機,永遠隨叫隨到。”潘武忠的班長李旻哲介紹,他每年至少帶電作業150余次,搶修2840余次,操作次數近1700次。
“站好,我安排一下潘武忠和吳永裔,把安全工器具帶好,注意安全,現在開展工作。”9點35分,在帶電作業工作負責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潘武忠與同事吳永裔迅速穿上剛測試過的絕緣服,帶上絕緣護具材料,快步登上帶電作業車絕緣車斗,小心翼翼地接近高壓線。雖然有21年的工作經驗,他依然有些緊張,因為如果操作不當,就會有生命危險。
一旁的李旻哲介紹,帶電作業風險高,是技術活,不能出現絲毫差錯。潘武忠是凱里供電局第一批帶電作業人員,因為勤學苦練,現在已經是帶電作業的帶頭人了,很多帶電作業都由他帶人完成。他細心、耐心,愛教技術,每次帶電作業由他帶一個有證的人,慢慢地班里能帶電作業的員工也就多了起來。
“金甲”披身,但潘武忠從不“擺譜”。上電桿、下地道、抬設備、搬材料、收工具,甚至打掃衛生,即便不是搶修工作范疇的事,他都搶著干。城區分局安排潘武忠工作的配電運行管理專責何祖彬說:“就連修理家電的人都認識他!客戶的電器燒壞了,他會主動幫客戶找修理店,還要領人家過去,什么事都往身上攬。”2008年百年不遇的雪凝災害中,城區的醫院和水站都告急,10天的時間他的操作次數就超過了500余次。有一次在電線桿上連續工作兩天下來,臉都凍“癱”了。
“他最忙最累最負責任,每次較大的搶修任務,都有他的身影。”何祖彬很是感慨。
在采訪潘武忠一天的時間里,陪著他穿行在大街小巷,一天過去,他已經為20余名用戶進行維修,平均每小時就完成一個維修任務,連飯都是在搶修、巡檢的路上吃的。
李旻哲說,這是經常的事情,因為搶修有時間要求,搶修當值人員基本上沒有正點吃過飯,搶修班的人基本上都有胃病,他們的“秘方”就是每天堅持吃兩個以上的饅頭。
“我怎樣理解服務?服務就是幫到別人,讓人高興!”潘武忠搓搓手,靦腆卻回答得很堅決。
跟隨潘武忠采訪的過程中,凱里城區附近的一個苗寨村民家里燈不亮了,潘武忠和搭檔開車走了20多分鐘的山路,趕到位于半山腰的村民家里。剛一進村,一名苗族婦女笑著說:“又麻煩你了”,同為苗族的潘武忠微笑著用苗語說“沒有、沒有”后,就直接進家檢查線路。
處理完畢,已經是下午五點過了,在崎嶇的山路上,搶修車播出的《一生何求》從耳邊飄過,讓人很是回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