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以前這里一盞路燈都沒有,一到晚上村民出門都得摸黑走。”河口鄉文斗村黨支部書記姜秀權詳細介紹了村內的亮化工程實施情況。“今年年初以來在村里的各主干道進行路燈鋪設,按照每50米一盞的規劃方案,共安裝了太陽能路燈154盞,如今農戶之間的水泥路上,一盞盞嶄新的路燈拔地而起,成為了當地村容村貌的新亮點”。
筆者注意到,村內安裝的路燈大部分由太陽能電板供電,即使遇到陰天雨天也能持續發光,新能源路燈既節省電費又不會污染環境,正符合被譽為“中國環保第一村”文斗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宗旨。新路燈照亮了文斗新農村的夜晚,為村民夜晚出行提供了便利,尤其方便了忙農活晚歸的村民,大家對路燈贊不絕口。家門前就有一盞路燈的姜大爺說:“現在安上了路燈,晚上出來納納涼“擺擺龍門陣”真方便。”路燈安裝后,村民們晚上出門的頻率明顯增加,有的在路燈下空曠的場地上跳舞健身,夜間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許多。
河口鄉文斗村自從被納為錦屏縣民族旅游村寨來打造后,該鄉黨委政府專門量身定做的進行打造扶持,河口鄉黨委政府根據文斗村的基本情況和區域環境,制訂了詳細的打造幫扶工作計劃,分步實施各工作步驟,科學有效的幫助村上脫貧致富。自今年三月該鄉的“背篼工作隊”入住該村后就把“亮化工程”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民心燈”不但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而且改善了村容村貌,“民心燈”的點亮為塑造文斗村新形象又增添了一筆靚麗的色彩。(潘江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