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北京市出租車調價方案今日起開始實施,打車將正式漲價。從5月7日公布聽證方案到今日實施,北京出租車漲價被輿論廣泛關注,但此次漲價能否緩解“打車難”等問題,還有待觀察。業內人士表示,漲價不應是北京出租車改革終點,緩解“打車難”還需相應配套措施。
新舊價格將并行一段時間
回顧北京出租車調價從方案公布到實施,用時僅1個月左右:5月7日,北京發改委公布出租車調價聽證方案;5月23日,調價聽證會舉行;6月6日,調價方案公布;6月10日,方案開始執行。
新的出租車價格方案有漲有“降”,其中,起步價由現有的3公里以內10元漲為3公里以內13元,基本單價每公里由現在的2元漲到2.3元,燃油附加費標準調整為每運次1元,早晚高峰低速等候費由之前的每5分鐘加收1公里租價調整為加收2公里租價,即4.6元。電召服務費4小時以上預約的由聽證方案的8元改成6元,4小時以內預約的價格保持5元不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出租車需要一定的時間更換新的計價器,所以新舊價格將并行一段時間。按照要求,北京市6.6萬輛出租車應在6月10日至30日之間全部調整完畢。在6月10日至6月30日出租汽車計價器調整期間,新舊價格并行,已調整計價器并更換價標的出租汽車按新價格標準執行,未調整計價器或未更換價標的按6月1日前的價格標準執行。
根據測算,漲價后,乘客每運次平均增支約3.3元,增幅約13%。由于單次增支較多,且新舊計價器更換存在著“時間差”,有的乘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會“挑”便宜的車上,而有人則表示“無所謂,碰著哪輛算哪輛。”
能否緩解打車難待觀察
此次北京出租車價格終于上調,不過,漲價后北京“打車難”問題能否得到有效緩解,部分民眾尚存疑慮。業內人士表示,漲價不應是北京出租車改革的終點,緩解“打車難”還需相應配套措施。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2.3元方案漲幅較小對于供需關系調解作用不明顯,對緩解“打車難”問題的作用也會減小。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鄭實對記者表示,調價的單一手段,無法解決成因復雜的“打車難”的問題。“我們不能期望完全靠調價把‘打車難’的問題,或出租車行業的內在問題全部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海等已經提價多次的一線城市,但“打車難”仍然困擾著廣大市民。這說明提價不是解決“打車難”的唯一辦法,漲價對緩解“打車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此外,業內外認識均將“打車難”的另一焦點指向于令人糾結的路況。有評論指出,化解打車難可先解決“行路難”。道路擁堵的狀況得不到改善,“行路難”的問題不解決,仍然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打車難”的問題。
“打車難”是綜合性的問題,綜合性問題的解決需要綜合施策配套推進。對于在漲價后,下一步將采取什么措施,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陸續出臺有關“份錢”、燃油補貼辦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監管考核辦法、運力保障獎勵機制、黑車治理等相應政策措施。可見,根治“打車難”問題,依然任重道遠。(李金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