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船頭掛滿鴨子(張建林 攝)
“龍舟”人員構成計有“鼓頭”一人,鑼手一人,撐篙一人,理事(又稱“管帳”)一人,分別或站或坐在母舟上,每只子舟則站十六名橈手,共三十六人。
“鼓頭”身著青布長杉,外套特制鑲黑邊的紅色或青色的絨背心,頭戴特制的寬邊麥草帽,手提一面直徑約30厘米的木鼓坐在船的最前面,背靠龍船頭,面向橈手,用鼓點指揮眾橈手。
鑼手坐在離鼓頭約1.5米的地方,由一男扮女裝的十來歲男孩擔任,任務是配合鼓點節奏,起到有如交響樂隊的定音鼓的作用。鑼手身佩銀項圈和精美的銀飾,頭戴銀鳳冠,衣著十分華麗,是由“鼓頭”家族中按照生辰挑選出來的。
撐槁,苗語稱“紐富”,由“鼓頭”請來的力氣好、識水性的男子擔任,主要任務是在兩船相遇或船靠岸時保持船的航向。
理事(管帳),每到一地,親友送上禮物時作好記錄,以便“鼓頭”將來還禮。
橈手,每只子船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每艙四人。站著劃,比寨時略取弓箭步兀立劃舟。橈手身穿紫色土布對襟短衫和陰丹土林布褲子,腰扎一條寬約一寸的織花釘上銀泡的腰帶。頭上則戴精巧繡邊的“馬尾斗笠”。帽沿插著三片如同鳳冠的銀片。橈片長約2米,寬10厘米,手持端為園樁狀,下水端為扁擔形,最下端呈弧狀尖形。
艄公,苗族稱“達帶”,由水性好、有威望、善應變的男子擔任,以手中的長橈片充舵漿,一方面由“艄公”的橈片控制龍舟的航向,一方面指揮橈手的劃水動作,控制龍舟的速度。

龍舟凱旋(張清林 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