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雷山縣大塘鄉也耶村返鄉農民工、村“兩委”副主任(村會計)、預備黨員余國先投入7.5萬元,在本村茶園旁辦起了一家茶葉加工廠,于2月27日正式掛牌生產,方便茶農交售茶青,減輕農民負擔。

圖為3臺茶葉加工機械同時運行

圖為初加工出來的茶葉
也耶村位于雷山縣城南部,距縣城30公里、鄉政府20公里,與丹寨縣的羊物、孔慶、黨郎村接壤,全村現有86戶386人,全是苗族。近年來,也耶村“兩委”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的政策機遇,實施退耕還茶和向荒山進軍,把茶葉綠色產業作為富民強村的支柱產業來抓,家家都都建有茶園基地,全村種面積1700多畝,戶均近20畝,茶葉預計到盛產期,以每畝收入2000元計,全村茶葉年總產值可達340萬元。茶葉將成為該村農民的綠色“銀行”。但苦于沒有茶葉加工廠,每當采摘十幾斤茶青都運到30公里外的雷山縣城茶葉加工廠交售,往返60多公里,很不方便。由于路程遠,茶葉交售不及時,茶青發熱變質,降低了茶價,給茶農造成了損失。作為一名村干部的余國先,想茶農之所想,急茶農之所急,2012年10月,拿出家里多年積累的豬牛錢2.5萬元,又向本村互助社借5萬元,共7.5萬元,購買茶葉加工機械設備,租用原也耶村小學三間教室作為茶葉加工廠房。2月27日,筆者應邀參加掛牌開業時看到,他加工出來的茶葉,湯色碧綠,經久耐泡、回味綿甜。目前,茶農們隨采茶隨交售,大大方便了茶農。(張希才 楊勝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