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十項行動、百項任務”
基層組織建設年“花開千樹”
中央作出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的部署后,我省迅速制定出臺以“十項行動、百項任務”為主要內容的實施意見,把加快發展任務充分融入到基層黨建工作中,大力建設發展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成為全國啟動建設年工作最早的省份之一。采取“五級五評”方式開展分類定級,對評級靠后的786個基層黨組織,采取“一支部一對策”的方式,推動后進黨組織普遍晉位升級。配備充實1446名鄉鎮黨委組織委員,新聘1385名大學生到村工作。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經濟協會、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以及選派組織員和黨建工作指導員、輸送黨員骨干、建立聯合黨支部或行業黨組織。大力實施黨建實事項目化,各級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每年承諾為基層黨組織辦10件實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得到極大改善,落實每村每年1萬元辦公經費,全省村干部基本報酬每人每月平均超過800元。大力推行農村基層“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村級組織“三會制”等工作。全面推行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進一步增強各級黨組織抓黨建工作責任感。
示范引領
黨員創業帶富由點及面
“要帶領大家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致富,自己必須干出點名堂來才行。”平壩縣白云鎮高寨村黨支部書記黃其偉把承諾變為行動。在他的帶動下,高寨村養雞大戶已發展到76戶,年出欄60萬羽。去年,我省深入實施農村“黨員創業帶富工程”,建立創業培訓實踐基地3025個,創業帶富示范點5595個,支持、鼓勵有能力的黨員帶頭創辦種植、養殖、加工、貿易、服務等項目,或領辦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引領和推動農村產業發展中創先進、爭優秀,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子,有力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初步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一村帶一鄉的良好格局。目前,全省1446個鄉鎮實施黨員創業帶富工程項目1.3萬個,涉及資金39.91億元,項目覆蓋319萬農村群眾,拓展了農民致富之路。
下基層
2.3萬名干部駐村幫扶
注重推動黨建資源下沉,著力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整合黨建扶貧、集團幫扶、干部下基層等工作載體,健全完善“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工作機制,深化作風建設年、“四幫四促”活動,在省、市、縣機關直屬單位選派23168名干部到基層。全省88個縣常年有省直部門2-3名干部常駐幫扶,1446個鄉鎮有1名縣(處)級干部定點聯系,每個行政村有1名機關干部駐村開展工作。下派干部共走訪群眾累計達79.1萬人次,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辦理好事實事23萬件,化解矛盾糾紛4.5萬起,發展項目2.5萬個,幫助協調、解決資金28億元,受到基層和群眾的普遍歡迎和認可。黔南州長順縣敦操鄉“背篼干部”、六盤水市駐村干部寇強等一批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事跡讓人感佩。在這些先進典型帶動下,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事創業激情奔涌,23個先進基層黨組織、2名優秀共產黨員和3個先進縣受到中組部表彰。
2013
抓好“三個重點”深化“三項工程”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孫永春強調,全省組工干部要知大勢、懂全局、明方向,謀長遠、建機制、議大事,強素質、轉作風、抓落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恪盡職守、勇擔重任。
突出一個主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圍繞一條主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抓好三個重點——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培訓、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省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決定的貫徹落實
深化三項工程——能力素質提升工程、人才聚集優化工程、夯實基層基礎工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