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風雪、凍雨、強低溫,然而在天柱縣移民新村卻涌起了一股股關愛的暖流。
1月6日,清水江兩岸瑞雪紛飛,寒風刺骨。天柱縣委書記江朝倫,副書記、縣長陸再義冒著大雪深入遠口鎮移民戶家中,了解移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為廣大移民排憂解難,并及時給移民家庭送去了木炭等過冬物資。
該縣白市水電站水庫淹沒區坌處、竹林、遠口、白市、江東5個鄉鎮32個村(居),291米高程以下的移民舍小家,顧大家,支持電站建設, 去年底,已基本完成了搬遷安置。
元旦剛過,天柱縣降下新年第一場大雪,2.2萬群眾的冷暖,牽動著書記、縣長的心。
為幫助移民解決實際困難,該縣及時成立水、電、路便民服務工作組,組織干部對庫區移民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擠出專款60萬元,購買1萬余箱木炭,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
當天,縣委書記江朝倫,縣長陸再義輕車簡從,為遠口鎮新市村場坪群眾送去了防寒過冬物資。
首批領到免費木炭的村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縣委書記,縣長送木炭來了。”滿頭白發的吳作連夫婦應聲跑出臨時工棚,江書記、陸縣長親自扛著木炭、棉被等,早已走到了家門口。
“吳伯,這幾天下雪凌,讓你們受凍了,身體還好嗎?”江朝倫關切地說。
陸縣長問:“場坪宅基地滿意沒有?新房建得怎么樣了?”
“謝謝書記,謝謝縣長,我身體很好。對場坪宅基地非常滿意,只是因前段時間天氣不好,影響了房子正在建設進度。”滿臉笑容的吳作連回答說。
吳作連夫婦兒女都已成家,現都在外打工。兒子因前些年發生車禍欠了賬,一直都在外打工掙錢,現只有剩下兩個老人在家。
“天氣寒冷,你們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好好過年。”江書記臨走時反復叮囑。
吳作連妻子拿手來幾個柑桔,硬塞到江朝倫手中,微笑說:“自已種的,快嘗一個。”
剛走出吳作連的家,江書記、陸縣長又扛著木炭,高一腳低一腳,一步一滑,小心翼翼爬上小山坡,雙腳粘滿了黃泥巴,來到了遠口鎮清云村一頂臨時安置的帳蓬前,伸手撩開帷帳,頭一低,腰一彎,很利索進了帳蓬,并與搬遷戶盲人楊漢柏及家人圍著火盆,促膝談心。
楊漢柏雙目失明后,妻子已離婚出家,剩下80多歲的老母和兒子一起生活,生活十分困難。
陸縣長通過察看楊漢柏的這個安置點,發現屬地質隱患易發地帶,不宜居住,當即責令當地黨委、政府立即給楊漢柏就近找到宅基地重新安置,并安排干部關心他一家的生活。
臨別時,楊漢柏摸著走出帳篷,聞聽書記、縣長遠去的聲音,他再次流下了熱淚,不停地揮手,大聲說:“泥巴路很滑,書記、縣長好生走啊。”
江書記、陸縣長馬不停蹄地還走訪了遠口村雙女結扎戶吳述明和遠口居委會80多歲老黨員楊杰香。
遠口鎮居委會主任舒培鵬向書記、縣長匯報說,剛搬遷,大家也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再大的困難都能解決的。
“我活了80多年,從沒聽說過,下雪凌了,縣委書記、縣長親自跟老百姓送木炭的事,真是好領導啊!”今年84歲的遠口鎮居民王興保豎起拇指說。(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