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趙先生的身體每況愈下:全身乏力,經常頭疼,精神恍惚,免疫力下降……這些都緣于2010年的一次手術,那時,位于灞橋區的一家醫院診斷他是惡性淋巴瘤,切除了其右側睪丸。去年底,司法鑒定顯示這家醫院存在誤診、誤治。
在醫院兩次化療并手術
2010年2月15日,40歲的趙先生無意中發現右側附睪處有一個腫塊,于是到四一七醫院住院檢查。醫院診斷為右側附睪結核,進行了腫塊切除。因為無法確定腫塊性質,醫院建議他到上級醫院確查。半個月后,趙先生帶著切片、蠟塊到位于灞橋區的一家醫院理療科進行活檢并住院。該醫院最后的診斷結果是:非何杰金氏惡性淋巴瘤。后對趙先生進行了兩次化療。
“兩次化療后,醫生懷疑右側睪丸發生病變,要求將雙側睪丸全部切除。”趙先生說,考慮切除兩側睪丸對身心影響太大,他提議先切除右側的。同年5月,他接受了切除手術。
“后來,對右側睪丸的活檢顯示一切正常,不存在異變。”因此,趙先生對該醫院的病理診斷及治療產生了懷疑。
多家醫院診斷結果是炎癥
2010年5月至8月,他先后在西安、北京的多家大醫院就診,結果與灞橋區這家醫院大相徑庭。如西京醫院病理診斷:“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為瘤性,多考慮炎性。”西安交大一附院會診:“符合附睪非特異性慢性炎。”陜西省腫瘤醫院病理圖文報告:“‘右附睪’非特異性肉芽腫性炎伴局灶化膿性炎形成。”空軍總醫院診斷報告單:“考慮為炎癥行性病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會診:“病變符合附睪慢性化膿性炎表現。”北京腫瘤醫院會診:“未見腫瘤。”
“這么多醫院都診斷是‘附睪炎’,打針就能治好的病,怎么就切除了呢?”趙先生說,以前他在一家鼓風機廠從事重體力工作,化療和切除睪丸后,時常頭暈、頭疼、眼花、耳鳴,膝蓋疼痛、全身無力、嗜睡、出虛汗,感冒也成了家常便飯,很難再從事體力工作,也給他正常的夫妻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鑒定:切除睪丸的醫院誤診
2011年3月,趙先生將切除睪丸的這家醫院起訴到法院。同年10月,西安中院委托陜西藍圖司法鑒定中心進行司法鑒定。2012年12月21日,司法鑒定中心出具了司法鑒定書,結論顯示該醫院臨床專科對患者趙××附睪慢性化膿性炎病情評估不足,未進行仔細檢查,進一步鑒別診斷,誤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采取了化療及右側睪丸切除治療方案,存在誤診、誤治行為,醫療行為存在過錯,患者趙××右側睪丸切除及化療與醫院臨床專科誤診、誤治醫療過錯行為存在直接因果關系;趙××右側睪丸精索切除術,構成八級傷殘。
趙先生說,該醫院并沒有在規定的時限內對鑒定結果提出異議。時至今日,他還在等待著法院的最終判決。
當事醫院曾稱治療沒問題
今年5月22日下午,記者聯系了當事醫院院辦,院辦稱由宣傳科負責;宣傳科稱,不接受醫療事故方面的采訪,當記者提出此事故已有鑒定報告時,對方稱記者可以直接和醫療科聯系;醫療科工作人員給了該院一個專門處理醫療事故的助理電話,該助理稱采訪需要經過宣傳科。
趙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當事醫院的說明,他說這是兩年前起訴以后院方出具的意見。在這份說明里,該醫院病理科、血液科、泌尿外科分別就各自的診治過程進行了說明,院方認為,三個科室“是嚴格按照規范及程序進行的治療,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礎上,最終診斷為‘非何杰金氏惡性淋巴瘤’……在醫學上,該病癥是疑難雜癥,我們的依據以及操作符合規范,在合理進行診療的基礎上不拖延患者的治療,不論從專業及醫德的角度都是符合標準的,至于患者過后拿的切片到各大醫院進行的檢驗,檢驗為炎癥,這個應當是其他會診單位重新制片得到的不同區域和不同平面的切片,以至于結果不同,我們的檢驗及病理科出具的意見以及后期的臨床治療是沒有問題的。” (寧軍)
下一篇 :劫匪持刀入室搶走40余萬逼受害人吃安眠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