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我當國家主席,你當掏糞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1959年10月26日,國家主席劉少奇接見全國勞動模范、掏糞工人時傳祥時說。
198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率先設立了“環衛工人節”,日期就定在10月26日。
2013年10月26日,正值我省第十六屆環衛工人節之際,凱里市長張淼帶隊走上凱里街頭,與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環衛工人們同勞動。

市長也是環衛工 。(粟瓊 攝)

執法部到老二商場督查超門面經營情況。(粟瓊 攝)
市長們以“上街”的形式呼吁社會關心和理解環衛工人們,以身作則,倡導市民人人爭做“城市美容師”。
不放假的節日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是環衛工人日常生活的寫照;10月26日,凱里市的環衛工人節,沒有鮮花,沒有表彰,這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
下午3點,迎賓大道,凱里市道德模范、先進個人羅祥蓮和平時一樣,與清洗組的四位同事一起清洗道路。
羅祥蓮告訴記者,今年是她從事環衛工人以來的第九個年頭。期間,她共因中暑昏倒3次,7年沒回家吃年夜飯,共掃壞大約1179把掃帚,平均每3天一換,每三個月穿壞一雙高筒膠鞋。
“聽到有人說我們凱里好干凈,我心里就暖烘烘的。”羅祥蓮覺得,能做一名環衛工人,很驕傲。
負責垃圾運輸的環衛工人李超,十年來,每天凌晨3點起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把市民 “不待見”的垃圾運走。即使白天在醫院輸液,凌晨依然堅持到崗,不分春夏秋冬,晨昏雨晴。
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像羅祥蓮、李超一樣,為了大家的城市---凱里更加美麗,這些和我們分工不同的“城市美容師”們雖然干的是臟活,卻都有著一顆同樣潔凈的心。
據了解,凱里市的環衛工人至2009年的922人目前已經發展到1962人,但是清掃的街道也從2009年的110條230萬平方米增加到347條467萬平方米,工作量日顯繁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無論是從工作上還是生活待遇上給予他們關愛,將他們的工資從2009年的750元增加到現今的1550元。
記者從凱里市環衛處得知,為了給環衛工人提供臨時的休息場所,凱里市政府將在街頭建設48個環衛工人休息室,目前已完工22個。此外,凱里市近年來還加大了對機械化清掃的投入,環衛作業機械車輛從2009年的30輛增加到現今的58輛。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凱里市政府僅在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經費一項上就達到2300萬元以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