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文金榮:宣傳好政策是村干的職責
“我是家住凱里經濟開發區翁義村二組的文金榮,今年40歲,從2005年以來,一直任重興社區主任、副支書。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我堅決響應政府號召。當時,我召集各組小組長把政府拆遷安置的好政策宣傳到每一家,還利用晚上群眾在家時上門逐家做工作,后來群眾理解了,也支持了,我們干部把黨委、政府的好政策及時宣傳好了,得到群眾的支持。
文小波:自己開車上班的拆遷小伙

文小波和他的汽車租賃門面
每天自己開車上班,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的今年25歲的凱里經濟開發區白午村二組村民文小波,是一個快樂的小伙,也是一個搬遷戶。在接受采訪時,他這樣表達心情:“我現在有汽車租賃門面,有工作,一家人生活非常幸福,謝謝政府,我唯有好好工作報答。以前我自己做點小生意,每個月的收入最多2000到3000元錢,自拆遷搬遷工作開展以來,村民發展致富的路子多了,我還被安排在凱里經濟開發區拆遷辦上班,我的愛人也在汽車租賃公司上班,而母親還可以看看自家的門面,我每天開車上班,一家人的日子好開心。”
文興耘:“未來城”項目第一個自行搬遷的村民

文興耘在“未來城”項目點上
今年50歲,家住鴨塘鎮四聯三組的文興耘,是凱里棉紡廠及西出口片區棚戶區改造中“未來城”項目中涉及搬遷的村民。文興耘那一句“凱里是我家,建設靠大家”讓我們很是感動。他深情地說:“我支持凱里市的建設,不論搬到哪里都是自己家園。這片之前晚上走夜路都不敢走,聽說現在要發展,我第一個贊同,經過工作組的宣傳動員,現90%以上的村民都已經自愿搬出了。盡管需要一段時間在外面租房子住,但政府給我們一次性搬家費和優惠政策,讓我們放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