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凱里,隨著“凱麻同城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涉及“大凱里”建設的諸如濱江大道、棉紡廠及凱里西出口棚戶區改造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讓每一個生活在凱里的市民都見證了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年多年前,凱里市城鎮人口僅達17.78萬人,城市規模不大,現今“大凱里”城區人口已突破54萬。多年前,凱里市萬博廣場片區還是一個冷清的角落,今天,這個昔日的偏僻之地,已經成為凱里商業繁榮的城市熱地之一。幾年前,鴨塘街道、凱里經濟開發區、下司等地,還是偏遠的郊區,而就在近兩年內,這些昔日的“農村”,已完美地融入了“凱麻”城市圈……

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中)調研凱里城市建設 (李茂奎 攝)
凱里中心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凱麻同城”未來發展藍圖的繪就,“大凱里”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臻完善,凱里城市功能的不斷提升,讓越來越多的凱麻人得以享受“凱麻同城”帶來的便利和實惠。而細細探究“大凱里”的城市化進程,以人為本,讓利于民,最大限度地博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實現高效和諧拆遷,是“大凱里”快速闊步建設得以推進的最好詮釋。

州長助理、凱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淼(左二)在大十字草坪寨項目點上。(粟瓊 攝)
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州長助理、凱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淼在凱里城市建設會上多次明確指出,和諧有序的拆遷是推動凱里城市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拆遷,關系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能不能和諧拆遷,既體現一個城市的人文素質,也檢驗拆遷人員的工作水平。要做到和諧拆遷,必須在顧全大局的同時,充分保障群眾利益。讓市民從被動拆遷轉變為主動配合拆遷,具體體現在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依法實現“足額補償”;把握工作主動權,做好工作準備,以及用一顆真誠的心贏得拆遷戶的配合。
因此,以人為本,利民惠民,始終是凱里市委、市政度拆遷的第一理念。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